鳴謝 xiii
         導言: 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 吳俊雄, 張志偉 xvii
         A 理論
         引言
         1 聲、色、藝 - 回顧香港大眾文化的發展 / 姚堯 9
         2 大眾文化的九大特色 / 鄺慕儀 19
         3 香港的最後探戈 - 新資本主義性的商品化和性泛濫現象 / 曾澍基 23
         4 談文化批判 / 孟浪秋, 遵文 38
         5 關於普及文化硏究 / 呂大樂 45
         6 城市形態、普及文化、街頭文化 / 呂大樂 52
         7 流行與分眾/百貨公司之死 / 馬家輝 58
         8 普及文化硏究簡述 / 張志偉 69
         9 尋找香港本土意識 / 吳俊雄 86
         B 媒介觀察
         1 電視
         引言
         1.1 誰持彩練當空舞 赤橙黃綠靑藍紫 - 一個關於長篇電視劇的paradigm / 澄雨 103
         1.2 電視不再神秘 - 《變色龍》的兩個系統 / 舒寡 113
         1.3 小箱子的故事 - 看看電視長篇劇 / 梁款 120
         1.4 電視不死 / 馬傑偉 129
         1.5 文化認同的邏輯 / 馬傑偉 138
         1.6 「沒有救世主」的道德秩序 - 從匯豐銀行的電視廣告談起 / 羅金義 143
         1.7 資訊娛樂化搶灘戰 - 電子傳媒扭曲時事資訊 / 何良懋 146
         2 電影
         引言
         2.1 小人物看世界 - 粤語喜劇片的意識形態 / 澄雨 154
         2.2 二十年香港粤語喜劇電影的初步內容分析 / 吳昊 168
         2.3 不速之客 - 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大陸來客形象初探 / 澄雨 181
         2.4 陳寶珠: 廣東新女性形象 / 羅卡 187
         2.5 呂奇的色情與道德 / 澄雨 191
         3 流行音樂
         引言 197
         3.1 批判「許冠傑」 / 吳宏 200
         3.2 新一代的偶像崇拜 - 揭示偶像與傳媒關係的調查報告 / 馬國明 206
         3.3 劉德華的大眾大文化形象 / 史文鴻 216
         3.4 香港文化是否步向獨立? - 香港歌曲與本地意識 / 張月愛 220
         3.5 霸權主義下的流行文化 - 剖析中文金曲的內容及意識硏究(節錄) 227
         3.6 從歌詞轉變看我們的愛情依歸 / 馮禮慈 244
         3.7 流行樂壇誰主浮沉? / 莫漢輝 250
         3.8 香港流行歌詞中的「香港」本土意識(節錄) / 朱耀偉 254
         4 漫畫
         引言
         4.1 公仔書之暴力與色情硏究報告(節錄) 266
         4.2 心理學家: 龍虎門迷是失敗者? / 凱婷 279
         4.3 論九十年代初的香港流行連環圖現象 / 彭志銘 284
         4.4 神話、漫畫: 拆解《中華英雄》(節錄) / 洛楓 295
         4.5 日本漫畫 - 左看右看倒轉看 / 水白丁丁阿跋 302
         4.6 漫畫: 霸權爭逐戰 / 莫漢輝 326
         C 潮流與文化身份
         1 城市與潮流
         引言 332
         1.1 工人階級文化與足球運動 / 章嘉雯 338
         1.2 三越之生活秩序 / 游眞 342
         1.3 Made in Hong Kong - 香港兒童玩具史 / 梁款 344
         1.4 《號外》: 神話製造商 / 小衲 348
         1.5 小丑之城 - 香港如何成了一個搞笑都會? / 邵國華 353
         1.6 閒書政治學 / 邵國華 357
         1.7 市場新中年 / 邵國華 362
         1.8 新社會、新人類、新邏輯 / 馬家輝 366
         1.9 西環人在八佰伴 / 梁款 371
         1.10 百貨公司之死 - 八佰伴與師奶一起走過的日子 / 李揚慧, 沙律, 王天虹 374
         1.11 九十年代新優皮意識 / 張志偉 380
         1.12 由澤田硏二到木村拓哉 - 日本熱三世書 / 梁款 384
         1.13 半唐番入Tokyu hands - 日本文化之旅 / 梁款 388
         1.14 造夢的工場, 也是埋葬夢的墳地 / 施鵬翔 392
         1.15 {212434}茶與香港身份認同 / 譚少薇 400
         1.16 數碼天地的「有限」可能 / 陳嘉銘 406
         2 靑少年次文化
         引言
         2.1 現代性、社會控制與香港靑少年問題1945-1979 / 呂志偉 417
         2.2 靑年人的特別問題 - 《一九六六年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 443
         2.3 家庭關係與靑少年犯罪行為調查簡報 / 吳夢珍 450
         2.4 The TV generation 457
         2.5 騷動目擊報告(12月24日至31日) / 邱誠武, 吳志森 462
         2.6 大眾傳媒與靑少年次文化 - 油脂群探索 / 陳韜文 475
         2.7 透視香港年靑人的消費文化 / 張月愛, 章嘉雯 487
         2.8 探討香港靑少年的「無厘頭」文化 / 黃成榮 497
         2.9 一項有關傳媒使用、靑少年類型及傳播影響的硏究 / 陳韜文, 蘇鑰機 508
         2.10 感性消費: 靑年工作的新課題 / 莫泰基 518
         2.11 反抗學校的街童 / 馬卡斯 536
         2.12 Van 仔族: 鐵鑄成的次文化 / 邵國華 544
         2.13 《Yes!》與學校霸權 / 陳榮生 549
         2.14 抗衡文化靜靜起革命 / 張志偉 562
         2.15.1 眞我的風采-少女與流行文化 / 陳玉華, 張彩雲 566
         2.15.2 少女行 / 陳玉華 570
         2.15.3 內褲自主權 / 李偉儀 573
         2.15.4 相識是有緣 / 阿妹 576
         2.16 《便利》靑春王國 578
         3 性與性別
         引言
         3.1 讀婦女雜誌, 看婦女形象 / 魯家儒 584
         3.2 婦女解放運動與婦女形象 / 梁款 589
         3.3 婦女雜誌的女性生活 / 游眞 597
         3.4 香港高級女性雜誌的圖像文化及意識形態 / 史文鴻 602
         3.5 傳媒與現實 - 女性形象建構 / 梁款 617
         3.6 電視廣告中的性別意識調查報告(1994) 621
         3.7 被宰制的身體: 對女性節食減肥的探討 / 李偉儀 643
         4 本土意識
         引言 655
         4.1 今夜, 誰來偷東西 / 羅啓銳 659
         4.2 自成一體的香港社會 / 呂大樂 663
         4.3 「中國認同」廿四味 / 鄭詩靈 671
         4.4 「愛國工程」 / 馬傑偉 681
         4.5 電視文化的歷史分析(節錄) / 馬傑偉 681
         4.6 港人治港, 誰是「港人」?-試談港人的文化身份 / 林原 695
         4.7 香港再造: 文化認同與政治差異 / 蕭鳳霞 703
         修訂版後記 / 吳俊雄, 張志偉 715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