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从文化心理视角系统描述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的学术著作。作者以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为指导线索,展现了西方世界流动不已的生命现象、复杂变幻的内心世界和多姿多彩的艺术奇观。本书作者属作家兼学者型,全书行文富于诗意和哲理,引人入胜,出版后受到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此次出版的为该书的缩编本。
本书既可作大专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文艺爱好者阅读。
今天惊闻徐葆耕老师去世的消息,又想起这本书。这是我在大学小小的图书馆里,字字入心读下去的一本书,它带给我很多的想象与激情,也是促使我来到清华的一个原因。可惜,我从未见过徐老师,在园子里也一再错过他的课。还想着过些日子采访他,这个学水利出身的性情中人,有着敏...
评分1)零件和生命 - 生命包括一堆蛋白质,但一堆蛋白质不是生命。 - 与WIKI和其它林林总总的读书指南相比,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人类心灵的成长和演化。而文学和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不过是心灵的外在投射和镜子。从希腊时期的天真烂漫,壮志凌云,罗马时代的肆无忌惮...
评分高中时读的这本书,是受语文老师的影响。据他所说,较之其他的西方文学史,这本书写得很有灵气。上大学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选他的课(鄙视thu的选课制度),不知道书中的内容由他讲出来,是什么样一种情境~~
评分高中时读的这本书,是受语文老师的影响。据他所说,较之其他的西方文学史,这本书写得很有灵气。上大学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选他的课(鄙视thu的选课制度),不知道书中的内容由他讲出来,是什么样一种情境~~
文本分析弱了点 阶级意识有点强
评分从人类心灵成长的角度核对西方文学史,似乎不新奇但却十分好。
评分大学时在图书馆看此书,至今仍能感受到当时的欣喜与向往
评分讲得比较浅,还有阶级意味。
评分大学时代,平庸的西方文学史教科书外,唯一打动我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