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俄] 舍斯托夫
出品人:
页数:261
译者:方珊
出版时间:1991-3
价格:4.7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053831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存在主义
  • 克尔凯郭尔
  • 哲学
  • 宗教
  • 基督教
  • 图书馆
  • Kierkegaard
  • 2017
  • 旷野
  • 呼告
  • 信仰
  • 旅程
  • 自由
  • 探索
  • 灵性
  • 呼唤
  • 敬畏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舍斯托夫认为人的生存是一个没有根据的深渊。在这个生存深渊面前,我们往往求助于理性及其形而上学来填平深渊,然而生存的深渊是形而上学的理性无法填平的。灵魂的漫游者,不得不在深渊中向允诺揩掉每一滴眼泪的上帝呼告。而十字架上的真理直接关涉人的生存和死亡、渺小和伟大、罪孽和救赎、梦魇和自由、呻吟和悲叹,它最终给予人的是上帝允诺的希望和爱。

作者简介

舍斯托夫,现在俄国大思想家,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无根基性,试图为无根基的生活寻找出路。

目录信息

作者序: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章 约伯和黑格尔
第二章 肉中刺
第三章 摆脱伦理
第四章 伟大的诱惑
第五章 信仰的移动
第六章 信仰和罪
第七章 恐惧和虚无
第八章 天才和天命
第九章 知识就是堕落
第十章 残酷的基督教
第十一章 恐惧与原罪
第十二章 知识的权力
第十三章 逻辑和雷霆
第十四章 伦理的自治
第十五章 被奴役的意志
第十六章 上帝是爱
第十七章 克尔凯郭尔和路德
第十八章 绝望与虚无
第十九章 自 由
第二十章 上帝和强迫的真理
第二十一章 赎罪的秘密
第二十二章 结 论
理性与信仰——纪念列夫·舍斯托夫逝世五十周年并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分辨善恶树的诱惑。 伊甸园里那条蛇在引诱夏娃时说“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而夏娃在接受诱惑时只提到了“能使人有智慧”。 蛇在诱惑时将它最大的软弱无意的表达出来,它要像神一样。 而人类或许最开始只是想要有智慧。 然而分辨善恶却成了从始祖到如今人类最大的诱惑。 所罗...

评分

信仰与启示,舍斯托夫站在旷野向人们发出的呼告。更喜欢《无根据颂》。“科学之所以能吸引人,不是因为它无所不知,而是为了生活福利。长期受穷的人类曾经如此迫切的追求它,犹如一个饱受长期斋戒之苦的乞丐,扑向丢给他的一块面包”。“哲学永远喜欢占据服从的地位。在中世纪...  

评分

这个世界人最害怕的是什么?人不怕妖魔鬼怪,也不怕神,人最怕的是虚无。虚无是与自己进行搏斗。当人开始质疑造物主时,人就已经堕入虚无。因为人本就是尘土,没有了造物主,精神就虚空了。虚无使人精神长眠不醒,使人变成恐惧的猎物和祭品。 恐惧来自虚无。 蛇,象征着知识...  

评分

信仰与启示,舍斯托夫站在旷野向人们发出的呼告。更喜欢《无根据颂》。“科学之所以能吸引人,不是因为它无所不知,而是为了生活福利。长期受穷的人类曾经如此迫切的追求它,犹如一个饱受长期斋戒之苦的乞丐,扑向丢给他的一块面包”。“哲学永远喜欢占据服从的地位。在中世纪...  

评分

信仰与启示,舍斯托夫站在旷野向人们发出的呼告。更喜欢《无根据颂》。“科学之所以能吸引人,不是因为它无所不知,而是为了生活福利。长期受穷的人类曾经如此迫切的追求它,犹如一个饱受长期斋戒之苦的乞丐,扑向丢给他的一块面包”。“哲学永远喜欢占据服从的地位。在中世纪...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