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經學 經學 皮锡瑞 學術史 皮錫瑞 周予同 文獻學 經學史及通論
发表于2025-05-09
經學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經學曆史》原為皮锡瑞著,介紹經學在中國古代發展演變的曆史,周予同為之作注釋,補充瞭大量資料,並對皮氏觀點中的偏頗予以補救。介紹經學在中國古代發展演變的曆史,條理清晰,觀點鮮磺,可視為瞭解經學史的書。周予同為之作注釋,補充瞭大量資料,並對皮氏觀點中的偏頗予以補救,使此書廣為流傳,成為二十世紀經學研究史上的裏程碑式著作。
皮锡瑞(1850~1908),字鹿門,湖南善化人。近代著名經學傢。著有《師扶堂叢書勢《皮氏八種》等。
周予弱(1898~1981),浙江瑞安人。著名經學史傢。曾任復旦大學曆史係主任。著有《鐲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主編有文科教材《中國曆史文選》,撰寫瞭《辭海》經學史的全部條目。
沒…沒怎麼看懂(霧)(除瞭感受到作者站今文學以外…)
評分比今人寫得好。(章炳麟以降的國人)
評分比今人寫得好。(章炳麟以降的國人)
評分#二刷 好書。從作到注到整理到齣版,都是很簡約而質樸的。皮氏行文有文氣,不覺無味,而注解簡潔不失規範,很難想象是二十年代的注解,定價也很親民。雖皮氏有今文之立場,但細讀還是發現其力求客觀,至於推重孔子,以經係之,那是傳統經學的一種態度。五星不多。
評分經學史第一書,雖然作者主今文經學,但持論還不算太失公允。此書將經學史分為十個時代,既分彆概述每個時代經學研究的總體趨勢,又具體介紹各個經書的流傳過程和曆代注疏特點,並加以按斷。總之,皮氏主張經學越簡越古越好。重漢學輕宋學,漢學之中以今文學為先,今文學中又以漢初之學為最精。然則經學自漢武以來已然與國政,利祿相結閤,學隨時變,學隨勢變,學術意義上的經學雖然有起有落,但儒學卻隨時變吸收其他學術文化保持自身生命力。皮氏於今古之彆,視為尊孔子與尊周公之分,非僅為文字和解經理路不同,可謂卓識。觀其書,於四庫提要經部敘采用甚多。清代學術部分,可為治清學史參考。附周予同注,極為詳細,凡人,書,事,時具有細解。初學宜參考,偶有疏漏,如236頁,陳喬樅著有《今文尚書經說考》誤為《今文尚書遺說考》。
一天一章,十天读完。极好的入门读物。书名为《经学历史》,也可见经学变为史学的消息。或谓此书非经学史,即就皮氏主今文经学而言,然而此书也非纯粹的经学。晚清今古文学者,已多平情之论,不尽拘门户之见,如皮氏所谓“学求心得,勿争门户”是也。周予同先生注释则为...
評分自幼受新学濡染,对于经学堪称无知。所有的不过是对古代一些符号化的认识,封建、保守、礼教以及五千年文明史之类。少长,又赶上社会掀起了一股“复古”大潮,于是看着半懂不懂的文言又奉为经典了。可惜,所谓“经典”,对于大众以及大部分受新式教育出来的人,不过是对古代...
評分本书讲今古文之争非常详细,推崇今文的论点也很有说服力。除此之外主要有三点印象。 第一是经学最重实用。论经学者推汉代为最高峰,因为汉人能以经学和政治相结合。皮锡瑞即盛称汉人施政决狱无不依赖儒经,所以循吏也能知晓经义,这点为后世不及。又解经重精微简明,而不崇尚支...
評分自幼受新学濡染,对于经学堪称无知。所有的不过是对古代一些符号化的认识,封建、保守、礼教以及五千年文明史之类。少长,又赶上社会掀起了一股“复古”大潮,于是看着半懂不懂的文言又奉为经典了。可惜,所谓“经典”,对于大众以及大部分受新式教育出来的人,不过是对古代...
評分[皮錫瑞全集] 此外,吴仰湘教授还利用《师伏堂经说》稿本和《经学历史》初稿本,为校勘《左传浅说》、《经学历史》提供坚实的版本依据,对提升点校质量大有裨益。如《左传浅说》卷下“作东周以为诸侯朝会之地”,“东周”二字于情理不合,吴仰湘教授据《师伏堂经说·左氏传》稿...
經學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