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历史》原为皮锡瑞著,介绍经学在中国古代发展演变的历史,周予同为之作注释,补充了大量资料,并对皮氏观点中的偏颇予以补救。介绍经学在中国古代发展演变的历史,条理清晰,观点鲜磺,可视为了解经学史的书。周予同为之作注释,补充了大量资料,并对皮氏观点中的偏颇予以补救,使此书广为流传,成为二十世纪经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
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湖南善化人。近代著名经学家。著有《师扶堂丛书势《皮氏八种》等。
周予弱(1898~1981),浙江瑞安人。著名经学史家。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著有《镯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主编有文科教材《中国历史文选》,撰写了《辞海》经学史的全部条目。
《序言》周予同 經學的三大派: 西漢今文學:以孔子為政治家,微言大義,功利、狂妄 東漢古文學:以孔子為史學家,名物訓詁,考證、繁瑣 宋學/理學:以孔子為哲學家,文以載道,玄想、空疏 經學史的重要性和分類:經學已死,經學史方生 皮錫瑞今文,章太炎古文 本書有價值但不...
评分自幼受新学濡染,对于经学堪称无知。所有的不过是对古代一些符号化的认识,封建、保守、礼教以及五千年文明史之类。少长,又赶上社会掀起了一股“复古”大潮,于是看着半懂不懂的文言又奉为经典了。可惜,所谓“经典”,对于大众以及大部分受新式教育出来的人,不过是对古代...
评分皮鹿门先生这本书,站在今文经学立场上,纵观古今,用春秋笔法,将儒林众人或褒或贬,统统牵出来亮了一个相;周先生注释,吾人无力挑出其中弊病,然周先生既然在五四之时身先士卒,而狂热之后能有如此此洞见,退而治经,却是颇具智慧的。 经学这门学科,两千年来奉为儒教之圭臬...
评分《序言》周予同 經學的三大派: 西漢今文學:以孔子為政治家,微言大義,功利、狂妄 東漢古文學:以孔子為史學家,名物訓詁,考證、繁瑣 宋學/理學:以孔子為哲學家,文以載道,玄想、空疏 經學史的重要性和分類:經學已死,經學史方生 皮錫瑞今文,章太炎古文 本書有價值但不...
评分[皮錫瑞全集] 此外,吴仰湘教授还利用《师伏堂经说》稿本和《经学历史》初稿本,为校勘《左传浅说》、《经学历史》提供坚实的版本依据,对提升点校质量大有裨益。如《左传浅说》卷下“作东周以为诸侯朝会之地”,“东周”二字于情理不合,吴仰湘教授据《师伏堂经说·左氏传》稿...
经学史第一书,虽然作者主今文经学,但持论还不算太失公允。此书将经学史分为十个时代,既分别概述每个时代经学研究的总体趋势,又具体介绍各个经书的流传过程和历代注疏特点,并加以按断。总之,皮氏主张经学越简越古越好。重汉学轻宋学,汉学之中以今文学为先,今文学中又以汉初之学为最精。然则经学自汉武以来已然与国政,利禄相结合,学随时变,学随势变,学术意义上的经学虽然有起有落,但儒学却随时变吸收其他学术文化保持自身生命力。皮氏于今古之别,视为尊孔子与尊周公之分,非仅为文字和解经理路不同,可谓卓识。观其书,于四库提要经部叙采用甚多。清代学术部分,可为治清学史参考。附周予同注,极为详细,凡人,书,事,时具有细解。初学宜参考,偶有疏漏,如236页,陈乔枞著有《今文尚书经说考》误为《今文尚书遗说考》。
评分兔园册
评分正文简略,抓住了主脉,周注详实,正文和注配合来看,非常好的经学入门书籍
评分兔园册
评分#二刷 好书。从作到注到整理到出版,都是很简约而质朴的。皮氏行文有文气,不觉无味,而注解简洁不失规范,很难想象是二十年代的注解,定价也很亲民。虽皮氏有今文之立场,但细读还是发现其力求客观,至于推重孔子,以经系之,那是传统经学的一种态度。五星不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