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第1版 有1984年5月4印本
吉田茂(Yoshida Shigeru,1878-1967)出生于一个武士之家,曾在日本外交界就职多年,历次被派往中国、英国等地,政治经验极为丰富。他在战后的危难时刻出任首相,所推行的“教育兴国”,“拒绝重整军备,全力投入经济建设”等政策对日本的重新崛起具有深远的影响。吉田茂以坚毅而充满智慧的表现,就任首相任期长达7年之久,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巨人之一。
《激荡的百年史》是战后日本首相吉田茂所著,主要是讲了在战后他与美占领军在政治政策上的分析以及以他为代表的日本政治家当时做所的努力与妥协,可以说是一部自我剖白“谄媚“之作。但是,当中值得玩味的是,这位经验丰富老道的外交家首相眼中的明治维新,是怎样一步步引领日...
评分 评分1853年,美舰兵临城下,日本开启明治维新,奋发图强,上下一心,遂成世界强国至当代。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民国种种折腾不一而足,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才旗帜鲜明改革开放。 但是对比这个两个国家,文化相近,渊源深厚,差别如此大。有时候想...
评分 评分一个战后初期的日本首相以日本人的眼光看待日本的近代百年历史,自然站在日本人的立场对日本及其国民大加赞美。对于日本人挑起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他认为是日本人“不得不”这样做;对于日本人挑起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他闪烁其词一笔带过,认为那是日本文人政府无法控制...
很像中国的历史课本。吉田茂吸取了明治天皇治国改革的经验,注重通商和与大国合作(其实就是选择做美国干儿子)。但也坦率承认,做干儿子也有弊端,很多大事上缺失了话语权。教育乃兴国之本啊。另外,吉田茂将全国性的生产力低下和饥荒视为战败后的头等大事,如何凑齐粮食是内阁最头疼的问题,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对于国民饿肚子这件事觉得理所应当。
评分日本近代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教育公平首当其冲,实乃其兴起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评分好学深思、自知无知才有进步的可能。日本一直是个善于学习积极进取的好学生。为什么某国就一直走不出天朝上国的迷梦,没本事还总爱自尊老大呢?
评分记得6年前自己还是个暑假在学校图书馆里查文献、做基金的小正太的时候
评分越来越能体会到回顾历史的意义。“文明本来是一个整体。并不能单独采用它的科学文明技术,(而不讨论其价值观)”,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向经受战争后依然努力生活的人们致敬。王书记荐,需重读Benedic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