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全集1:城堡(校勘本)》是作者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堡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 《卡夫卡全集1:城堡(校勘本)》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出生于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的一个商人家庭,犹太血统,始终接受德意志文化教育,用德语写作1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就职于一家工伤事故保险公司,直至1922年病退1917年罹患肺结核,最终死于喉结核,一生坚持业余写作生前出版过四部短篇小说集,1912年问世的短篇小说《判决》是他的成名作,除《判决》外,《变形记》《司炉》《在流放地》《乡村医生》以及《饥饿艺术家》均为他本人认可的短篇代表作,还留下三部长篇小说遗稿,即《失踪者》《诉讼》和《城堡》此外还写有大量书信、日记和随笔,亦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一生中有过多次恋爱,并曾数次与人订婚,但终身未娶。
晚年曾有毁稿之念死后多亏其挚友马克斯·勃罗德——整理并出版了他的遗稿乃至全集20世纪40年代起受到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兼作家萨特、加缪等的高度赞赏,此后引起世界范围的巨大反响,有“现代文学之父”的美誉。
严彬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名译插图本”)正文有二十章,另外还有附录六章。有人说,K在小说中最后将会死去。关于这点在二十章正文中没有说明——卡夫卡也许根本没有完成小说……他留下了一些其他碎片,包括被出版者取名为“异文”置于小说“...
评分首先说明一下,我读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赵蓉恒译的那个版本。赵先生可能是个比较学究、严谨的德语译者,所译的文字谨遵西式语法的习惯,大量有板有眼的定语词句叠加在一起构成一长串的句子,随处可见的破折号、双逗号插入语,阅读起来颇费神,倒反保留了德语那夸张的严谨...
评分几年前,我做了个梦。梦到自己被困在一个洞穴里,等奋力挣脱了束缚在身上的绳索后,却又在逃亡路上遇到一个凶残的恶魔,荒张之余便不择路的跑到了一栋灰色的楼前要求避难。和原来洞穴里的人张牙舞爪粗陋低俗相比,这楼里走出来的人个个衣着光鲜,不仅人人气宇轩昂,而且行为恭...
评分最近重读,当然还是没能读到最后,人物间没完没了的对话,已经不能称之为对话了,相互攻击比较贴切。记得早年看过一个关于《城堡》的评论,不记得是出自米兰昆德拉还是格非了,他说这个长篇不可能完成,如果一开始还有情节推进,那么到最后只有无尽的对谈,主人公几乎没有行动...
评分又有一个同事从德国出差回来了。吃午饭的时候,大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清冷的、几十年也许都不会有什么变化的街道,还有那德国特有的潮湿阴冷的天气。同事Y总结得比较直白:做德国人多没意思啊,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没错,要是把俺搁那儿搁个一年半载的,准会憋疯。但是回头想...
这个译本不好 不推荐
评分终于读完了。心情几乎是崩溃的。卡夫卡真是所谓“贴到人物来写”,但人物都在各种各样精神病逻辑里自洽地运作着,所以大段大段对话只能让人觉得非常绝望。其他人可能会把这个故事处理成一个正常人在异常的环境里寻找出路的故事,但卡夫卡的K本身就是最为异常的存在。对读者来说是梦魇,对K来说则未必。
评分终于读完了。心情几乎是崩溃的。卡夫卡真是所谓“贴到人物来写”,但人物都在各种各样精神病逻辑里自洽地运作着,所以大段大段对话只能让人觉得非常绝望。其他人可能会把这个故事处理成一个正常人在异常的环境里寻找出路的故事,但卡夫卡的K本身就是最为异常的存在。对读者来说是梦魇,对K来说则未必。
评分@20130127 之前看完了前7章,然后今天把剩下的部分在首图看完了(其实最后十几页因为闭馆所以拿手机拍了然后回家电脑上看完的). 第一次借的时候,一直没看,续期了一个月也没看,最后还逾期了.罚款2.6元.于是又借了一遍,准备看完它.今天总算是完成任务了. 这个故事看的不是很懂,所以完全是坚持才看完的,最后也似乎没有完结一样,弗利达离开K的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仅仅是因为K找了奥尔嘉和阿玛利亚姐妹么,应该不完全是吧,那估计只是导火索. 整本书的重点似乎就在阿玛利亚全家的悲剧那里达到了高潮,一件莫须有的事情,毁了一家子人. 另外就是我看的是白色版本...同一个人翻译的...而且也是全集的第一卷...估计只是封面颜色不同而已. 感觉还是喜欢弗利达多一些,阿玛利亚也是个很有个性和自尊的姑娘.
评分终于读完了。心情几乎是崩溃的。卡夫卡真是所谓“贴到人物来写”,但人物都在各种各样精神病逻辑里自洽地运作着,所以大段大段对话只能让人觉得非常绝望。其他人可能会把这个故事处理成一个正常人在异常的环境里寻找出路的故事,但卡夫卡的K本身就是最为异常的存在。对读者来说是梦魇,对K来说则未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