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讲的是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顾曼桢家境贫寒,自幼丧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养活。曼桢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与来自南京的沈世钧相爱,世钧深深同情曼桢的处境,决定与之结婚。曼璐终于也嫁人了,姐夫祝鸿才是个暴发户,当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厌弃之心,曼璐为了栓住祝生出一条残计……十八年在天才作家张爱玲的笔下一晃就过去了,曼桢和世钧又在上海相遇,而岁月变迁绿树早已成荫……
本书收录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初载一九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一日《亦报》,题《十八春》,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上海亦报社出版单行本;经张爱玲改写后,以《惘然记》为题连载于一九六七年二月至七月《皇冠》月刊,一九六九年七月皇冠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改名《半生缘》。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我读过的书籍,依照读的感觉,大约可以分为这么四类。 初读无味,再读亦无味的。 初读觉得很不错,后来再读却觉得平淡。 初读无味,多读几遍才能读出味道的。 初读即觉得有趣,而后每次重读都让人有不同的感觉。 第一类书,时下流行的很多文章都是这样。第二类书,中学时候读...
评分在年轻的时候,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世钧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光景,这几年里却经历过着许多事,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了。弹指的光阴而已,却使人轰然老去。 张爱玲的经典之作,《十八春》,讲述曼桢与世钧翠芝与叔惠的综错却并不复杂,然而一直...
评分读这部小说时,张氏大限已去,故对于其时其事,也已失去身受之感,只余几句隔岸观火的唏嘘。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
评分张爱玲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家之一,但是我常常避免自己想起她。她常常在我思想的背后,语言的背后,思维的背后。她和她作品中的人物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我,让我摆脱不了对无常的惊恐。她说,这个时代在变动,更大的变动还要来的。她说安稳是一时的,变动是常态的。她用她...
评分近日在当当网上购书,正值世界读书日临近,书商搞优惠活动,遂订购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出版的《半生缘》。这世界读书日是4月23日,据说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亦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恰恰这两位作家的作品我读之不多,别人说好,那么应该是好的。我想,如果...
书本与书外一样世俗如麻,袅袅缭绕的烟火气中每个人生老病死,各有个的现实、生活与考虑,不是一句鲜活就能概括的,张爱玲着实是伟大的作家
评分没带钥匙的一晚上。我就在路边看完了。啃了一对鸡翅。抠了一会儿脚。感叹了一番张爱玲对于人和爱的参悟。就这样。
评分写得真好~夏志清还是谁说张的小说上接了中国传统小说。这指的应该是"宿命"。半生缘的宿命是永远有人等着你,但我们已经回不去了。哭。
评分说男人是孩子,不过是给男人一个台阶,总不能直接说十个有十个都是自私又懦弱吧,而女人呢,要么心甘情愿被骗得义无反顾,要么就是对人对己残忍至极,所以男人可恨可鄙,女人可怕可叹
评分张爱玲到底经历过什么怎么能写出这么恶心的东西。书写的这么阴暗,这一生应该不会不开心。前十章写的特别清新纯情,写到一半却把所有丑恶全搬上来了。真是足够狠毒。人间最见不得光的恶念被她写的这么直白清楚,实在让人猝不及防生理上犯恶心。其实张爱玲书中年轻的男女主人公即使有心机也大都可爱活泼,可她笔下上了年岁的长辈们,却都被写的心肠歹毒面目可憎。阴雨天读张爱玲我竟觉得所有上了岁数的人没有一个值得尊敬。半生庸碌的经验被积攒成浓重的恶意全部被播撒在家长里短中。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熟人亲人之间的互相坑害才最让人胆寒,用尽手段心机却跟钱没关系甚至没有目的,只是想害你想把你拖下水。太心疼沈世钧和顾曼桢了。最惨的是到老了才醒悟要活得洒脱。可是,回不去了。感情禁不起等,无常和变故足以让深情变质。人该活得诚实且主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