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

失乐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约翰·弥尔顿
出品人:
页数:504
译者:刘捷
出版时间:2012-6-1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56674
丛书系列:译文名著精选
图书标签:
  • 弥尔顿
  • 英国文学
  • 史诗
  • 诗歌
  • 英国
  • 文学
  • 宗教
  • 外国文学
  • 失乐园
  • 爱情
  • 悲剧
  • 人性
  • 孤独
  • 救赎
  • 命运
  • 情感
  • 心理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失乐园》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作者简介

弥尔顿(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1608年12月9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父亲爱好文学,受其影响,弥尔顿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爱文学。1625年16岁时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1632年取得硕士学位。因目睹当时国教日趋反动,他放弃了当教会牧师的念头,闭门攻读文学6 年,一心想写出能传世的伟大诗篇。

1638年弥尔顿为增长见闻到当时欧洲文化中心意大利旅行,拜会了当地的文人志士,其中有被天主教会囚禁的伽利略。弥尔顿深为伽利略在逆境中坚持真理的精神所感动。翌年听说英国革命即将爆发,便中止旅行,仓促回国,投身革命运动。

1641年,弥尔顿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边,开始参加宗教论战,反对封建王朝的支柱国教。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5本有关宗教自由的小册子,1644年又为争取言论自由而写了《论出版自由》。

1649年,革命阵营中的独立派将国王推上断头台,成立共和国。弥尔顿为提高革命人民的信心和巩固革命政权,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等文,并参加了革命政府工作,担任拉丁文秘书职务。1652年因劳累过度,双目失明。

1660年,王朝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不久又被释放。从此他专心写诗,为实现伟大的文学抱负而艰苦努力,在亲友的协助下,共写出3首长诗:《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1674年11月8日卒于伦敦。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或许亚当就是坠入如此厄运,了解善恶,即是说,知恶以知善,”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写道。通过了解邪恶来尝试了解善良,有人会说这是勇敢之举,光需要影的反衬,但那是一个谎言——弥尔顿知道这点,于是他说“如此厄运”,如此忧伤。《失乐园》里装满他的虔诚、学识,哀...  

评分

故事從撒旦墜落開始,共有12卷,以亞當和夏娃的離去為結束。 虛偽、謊言、奉承、狡詐、背叛。每一樣都是上帝心目中的罪惡,但這并不是黑暗的源頭。【意志也好,理性也罷,若被剝奪自由,二者都變為空虛,沒用的了,二者都成了被動,只服從不得已,而不服從我,這樣的服從,又有...  

评分

评分

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诡辩来,说如何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那就让上帝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不能搬得起的石头,如果他能够创造,那么他搬不起这块石头,他就不是万能的;如果他不能,那么也证明了他不是万能的。 这只是一个轻松的脑筋急转弯,把这个放在书评最前面说...  

评分

《失乐园》是弥尔顿对《圣经•创世纪》1-3章的文学解读和再创作,借以他自身高超的文学才华,结合了圣经中的《以西结书》、《以赛亚书》、《启示录》展开了一些合理的想象和发挥,重述了一个伊甸园的故事。《失乐园》的文学价值是无需赘言的,他的头衔是号称英国文学...  

用户评价

评分

已经不错了。

评分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阳刚的诗,和《神曲》一样是取自宗教的想象之诗。不过但丁有一种谦卑的态度,而弥尔顿则有子长发奋之姿,且善用赋笔写大景象,涉及不少传统专名,像汉大赋那种文学博物学。但是到现在还是不明白弥尔顿为什么要以自己的诗来重写《圣经》。

评分

史诗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激发出人类某些最高尚神圣的情感,或是个人的英雄主义情结,或是集体的和全人类共同的命运感。荷马和维吉尔属于前者,但丁和弥尔顿属于后者。在弥尔顿眼中,人间是地狱和天堂惨烈战争的胜利果实,是欲望与节制相互妥协的战场,更重要的是追寻复归的赞歌。PS.1.翻译不太好。2.记得提醒我改成科幻小说。

评分

到处都是隐喻,要不是页下的大量脚注,不知道要看到什么时候。弥尔顿对撒旦到底是褒还是贬?上帝既然能遇见一切,为什么不不加阻拦呢?非基督徒,难以理解其中的感情。

评分

上半部的重心在撒旦,下半部则转移到了亚当。感觉有些头重脚轻。诉求对象的转换、不常见的倒叙,让这篇融入了荷马史诗印记的圣经注解在多个维度都令人耳目一新。亚当登场后的下半篇缺乏新意,不管回顾还是预告都被囿于限定的范围内,确实难以开辟出新疆域。重头戏是撒旦唱主角的篇章——含蓄隐约的失意共鸣、遭到压抑的壮志未酬、对新生活新秩序的勃勃野心。说起来堕落前的撒旦同为万能上帝的造物,既然天主无所不能尽善尽美,何以会生产出这么一个不容于世的野兽呢?宛如天堂的伊甸园里又何以非得种上那棵万恶的智慧树呢?所有一切的安排都是上帝的旨意,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