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侃如 (1903―1978)教授。江苏海门人。1927年获清华大学文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公学、安徽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教授、国文系主任,中山大学教授、教务主任,东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7年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副校长,九三学社第一届中央常委。是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毕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著有《屈原》、《中古文学系年》, 与冯沅君合著《中国文学史简编》等,有《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
冯沅君(1900―1974)教授。河南唐县(今唐河)人。笔名淦女士。女。1922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1935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武汉大
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山东省文联、山东省妇联第一至三届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早年从事文学创作,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古剧说汇》及短篇小说《隔绝》等,与陆侃如合著《中国文学史简编》等,有《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
《中国诗史》是陆、冯两位先生合作推出的第一部文学史著作。作为中国诗歌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诗史》在30年代一问世即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反响,鲁迅先生就曾将陆、冯的《中国诗史》与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一并向人推荐。新中国成立以后,作者又对《中国诗史》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先后由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如今,在进一步校勘整理的基础上,我们将此书作为“山东大学文史书系”之一种奉献在读者的面前,并以此作为对陆侃如、冯沅君两位先生的纪念。
我是从中华书局《诗词中国-怎样赏诗》中的一篇张中行先生的文章中获知这本《中国诗史》的。张先生说这个事一本“导游”书。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对诗歌发展的历史有了个梗概。两位先生引据典籍,对诗歌研究之深彻可见一斑。娓娓道来,让我了解了诗歌发展的历史,好书,以后再洗...
评分我是从中华书局《诗词中国-怎样赏诗》中的一篇张中行先生的文章中获知这本《中国诗史》的。张先生说这个事一本“导游”书。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对诗歌发展的历史有了个梗概。两位先生引据典籍,对诗歌研究之深彻可见一斑。娓娓道来,让我了解了诗歌发展的历史,好书,以后再洗...
评分我是从中华书局《诗词中国-怎样赏诗》中的一篇张中行先生的文章中获知这本《中国诗史》的。张先生说这个事一本“导游”书。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对诗歌发展的历史有了个梗概。两位先生引据典籍,对诗歌研究之深彻可见一斑。娓娓道来,让我了解了诗歌发展的历史,好书,以后再洗...
评分我是从中华书局《诗词中国-怎样赏诗》中的一篇张中行先生的文章中获知这本《中国诗史》的。张先生说这个事一本“导游”书。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对诗歌发展的历史有了个梗概。两位先生引据典籍,对诗歌研究之深彻可见一斑。娓娓道来,让我了解了诗歌发展的历史,好书,以后再洗...
评分我是从中华书局《诗词中国-怎样赏诗》中的一篇张中行先生的文章中获知这本《中国诗史》的。张先生说这个事一本“导游”书。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对诗歌发展的历史有了个梗概。两位先生引据典籍,对诗歌研究之深彻可见一斑。娓娓道来,让我了解了诗歌发展的历史,好书,以后再洗...
前些天购此书,毕竟是山大印的,版本应该不错,有的地方字印的不清,但完全不影响阅读。翻阅之后,很喜欢这本书,对两位先生的学问、文采,也有所了解了。
评分=v= 非得文学功底深厚的人来读……不适合入门者。读了四天才读完一半,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
评分中国第一部诗史,冯沅君和陆侃如均为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可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媲美。
评分在《诗经》和《楚辞》部分的考据可以说是颠覆了以前的知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一本书。
评分中国第一部诗史,冯沅君和陆侃如均为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可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媲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