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克尔凯郭尔 哲学 存在主义 丹麦 非此即彼 西方哲学 神秘主义 Kierkegaard
发表于2025-02-13
非此即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非此即彼》编辑推荐: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尼采和克尔凯郭尔就已进入汉语文化界,但汉语知识人很快就亲近尼采,诠译尼采者趋之若骛,对Kierkegaard一直陌生,未见过有哪位文化名人亲近过他,甚至迄今此人之名的汉译乃显无措:克尔凯郭尔、基尔克加德、基尔克哥、祁克果、齐克果,不知何是。按丹麦文,Kierkegaard意为"教会园地",按音译规则再加寓义译法,当为"基尔克果";其人一生乃依基督信仰克服个体偶在之不幸和近代思想之舛谬的生命之果,带着自己个体偶在不知名何的颤栗和不安,走出了教会园地。可以说,路德把基督教带出了帝国式的教会,克尔凯郭尔把基督教带出了民族国家式的教会("亚伯拉罕的事业与整个民族的大业无关"),以致社团性的基督教信仰重新成为个体性基督信仰("信仰即是这样一种悖论:单独的、个体性的比普遍性的更高")。在如此信仰中,个体的偶在性比历史的必然性更值得看重,无论这历史必然性是黑格尔一马克思的历史发展的规律,还是尼采的永恒复返的巡回。
为什么汉语思想界偏爱尼采,而非克尔凯郭尔?这是否反映出汉语思想的某种结构性气质?在汉语思想者家谱中,据说可以找到与尼采同气质的人 ——庄周,但迄今还找不出一个与克尔凯郭尔同气质的人。若果如此,克尔凯郭尔思想就会滋补汉语思想的体质。可以设想,当年王国维先生读的若是克尔凯郭尔,其《人间词话》的写法就会不同。无论如何,克尔凯郭尔思想之在是对每一当下属己的个体之生存脆弱的痛惜。汉语思想界只知尼采而不知克尔凯郭尔,不仅对现代性思想结构的了解是残缺的,更重要的是,对属己的生存在性的理解是贫乏的。在我看,与克尔凯郭尔交往,更重要的是个体自我理解的更新。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19世纪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基督教思想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充满思辨和个性。他认为人生应该经历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阶段。从《非此即彼》到《十八训导书》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演进轨迹。
在哥本哈根黄昏的街头,她蹲在地上,好像要飞上天空
评分此书为《either,or》的前半卷,以小说的形式刻画存在的审美性,笔法和文采都别具一格。翻译比刘小枫主编的那个版本好很多。
评分有谁能够拒绝孤独?
评分影响很大的书,看起来很诗化的语言但其实比较抽象,不好理解
评分順毛良品。
你或者是这么做,或者不这么做,你都会后悔!或此或彼 这是基尔克果在本书中用到的最基本的一个句式。昏昏沉沉地读了好几天,伴随我度过了单调的端午。书的核心章在“人格发展中的美学与伦理学的平衡”,也是读到这里,才弄明白作者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子用意何在! 此书的写法...
评分美好的如诗歌般的原文,不美好的生涩的中文翻译。虽说许多读者已经说明京不特先生的翻译已经比之前的各个版本好太多,但我一路读来还是感到完全未能将克尔凯郭尔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再加上哲学类语汇翻译的混乱,以及对西方语言中的多重从句类长句子的翻译不当,实在是盛名难...
评分据说这是位应该跟尼采齐名的哲学家.看过他的书之后,我确定他更适合我. 怎么说呢.从克尔凯郭尔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神秘主义便注定了我们之间的缘分.他的写作方式本身就是带有哲学意味的,人生无真相. 他经常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写作,甚至在他自己的文章中说,要是明白他在写什么.便...
评分 评分在《西方哲学史》看到的存在主义先驱,梯利介绍的挺吸引我的,就找来看了。原本以为讲的是他怎么权衡追求家庭和事业,即所谓的非此即彼不能两全(我还开脑洞的想到了《月亮和六便士》)。但刚刚看完陈俊松的译序后,发现,诶,怎么有点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性爱或音乐性爱…...
非此即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