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十论

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十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稚柳
出品人:
页数:305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5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38811
丛书系列:名家专题精讲丛书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谢稚柳
  • 书画
  • 艺术
  • 艺术理论
  • 中国
  • 美术史
  • 书画鉴定
  • 中国古代书画
  • 书画研究
  • 艺术史
  • 书法鉴赏
  • 绘画艺术
  • 古代艺术
  • 文化研究
  • 美术史
  • 文献研究
  • 学术论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所收各篇,均系作者在古代书画鉴定及书画史研究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有感而发的心得精萃。其中《论书画鉴别》一文,全面论证了传统鉴别方法的得失,强调鉴别应以书画本身的认识为依据;论晋唐宋元和明清书画各文,在探索考订、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强调应以生活为艺术创造的源泉并以笔墨为技法形式的根本,强调应区分传统中江海之源与池沼之流的关系;论借鉴是绘画艺术的主要基础之一,则阐述了创新与研究、分析、继承传统的关系,均体现出作者一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艺术思想。

作者简介

谢稚柳(1910~1997),名稚,字稚柳,以字行,号壮暮翁,江苏常州人。生前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上海博物馆顾问,并任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务院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工诗文,能书法,擅山水、花鸟,亦偶作人物。尤精书画鉴定,与张珩并称“北张南谢”。出版有《谢稚柳书集》、《谢稚柳画集》多种,著有《壮暮堂诗钞》、《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鉴馀杂稿》等。

目录信息

绪言
1 论书画鉴别
2 晋唐宋人法书名作考论
晋王羲之《上虞帖》
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宋黄山谷《诸上座》与张旭《古诗四帖》
唐柳公权《蒙诏帖》与《紫丝�帖》
唐怀素《论书帖》与《小草千文》
3 敦煌艺术研究
敦煌石室记
《敦煌艺术叙录》后记
北齐娄�墓壁画与莫高窟隋唐之际画风的渊源关系
我在敦煌
4 从上海博物馆所藏唐宋绘画论艺术源流
5 李成研究
李成考
论李成《茂林远岫图》
6 徐熙研究
徐熙落墨兼论《雪竹图》
再论徐熙落墨――答徐邦达先生《徐熙落墨花画法试探》
7 两宋名家画集序论
《董源、巨然合集》序
《燕文贵、范宽合集》序
《郭熙、王诜合集》序
《宋徽宗赵佶全集》序
《梁楷全集》序
8 董其昌所谓的“文人画”与南北宗
9 石涛研究
关于石涛的几个问题
《石涛画集》前言
谈石涛二事
石涛作品纵观
10 借鉴――绘画艺术的主要基础之一
附录:美术史研究的方法――关于实践美术史学的访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是书画的门外汉 但我看完了谢先生的第一章后 对书画鉴别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 原来书画鉴别也是一种文化 欲鉴别古代书画 不仅要熟悉各朝各代的书画风格 还要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 更重要的是 只有自己亲手去体验书画,悟得其中之道 才能对书画鉴定真正登堂入室 谢稚柳就是一...

评分

我是书画的门外汉 但我看完了谢先生的第一章后 对书画鉴别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 原来书画鉴别也是一种文化 欲鉴别古代书画 不仅要熟悉各朝各代的书画风格 还要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 更重要的是 只有自己亲手去体验书画,悟得其中之道 才能对书画鉴定真正登堂入室 谢稚柳就是一...

评分

我是书画的门外汉 但我看完了谢先生的第一章后 对书画鉴别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 原来书画鉴别也是一种文化 欲鉴别古代书画 不仅要熟悉各朝各代的书画风格 还要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 更重要的是 只有自己亲手去体验书画,悟得其中之道 才能对书画鉴定真正登堂入室 谢稚柳就是一...

评分

我是书画的门外汉 但我看完了谢先生的第一章后 对书画鉴别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 原来书画鉴别也是一种文化 欲鉴别古代书画 不仅要熟悉各朝各代的书画风格 还要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 更重要的是 只有自己亲手去体验书画,悟得其中之道 才能对书画鉴定真正登堂入室 谢稚柳就是一...

评分

我是书画的门外汉 但我看完了谢先生的第一章后 对书画鉴别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 原来书画鉴别也是一种文化 欲鉴别古代书画 不仅要熟悉各朝各代的书画风格 还要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 更重要的是 只有自己亲手去体验书画,悟得其中之道 才能对书画鉴定真正登堂入室 谢稚柳就是一...

用户评价

评分

“当然美学是可以弄的,但是它的范围宽得不得了,任何事物中都有美学,我是不弄它的。”哈哈哈哈~

评分

我看画,煮茶,也弹琴,就是想回忆那时候的生活,其实过去的日子并没有真的远去,你想追寻,也能找到。

评分

谢先生是真正的书画大家,同样研究莫高窟,张大千等人是从功利的角度入手,而谢老一开始即具有史家眼光,其《敦煌艺术叙录》即为证明,可惜因大千未还手稿的缘故并非完璧。大千先生我不了解,不敢妄评。就此书而言,谢老的确是踏实治学的楷模,其精深的识见令人叹服,敝人未曾读徐邦达书,但凭本书中一文,二人优劣判然,正无须多言。

评分

实践的艺术史观,抛开意识形态不说,对古文物的鉴别颇有效果。。

评分

“当然美学是可以弄的,但是它的范围宽得不得了,任何事物中都有美学,我是不弄它的。”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