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德賽》全詩有12110行,敘述希臘軍隊主要將領之一、伊塔卡王奧德修斯在戰爭結束之後,曆經十年漂泊,返迴傢園的故事。
荷馬,傳說為古希臘盲詩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傳記述公元前12至前11世紀特洛伊戰爭及有關海上冒險故事的古希臘長篇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即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閤編寫而成。據此,他生活的年代,當在公元前10到前9、8世紀之間。
作为一部古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奥德赛》具有人类文学的一些原始性。首先,荷马创造的许多桥段与事件是为了把多个时空串联起来,是为了在同一本书里讲述故事A、B、C、D,如同《一千零一夜》巧妙地把数十个故事安排到一个大的剧情里。古代地作者们借一本大部头来完成收纳整理...
評分原本想提名作《辛巴达在希腊》。 因为奥德赛在海上的种种遇险和岛上奇遇与那位阿拉伯人太像了。只不过辛巴达遇上的是人,是怪,是妖。奥德赛遇上的却都是神。排除成书时间的先后,中国的唐三藏也可以算一个旅途不顺的典型。只不过,前两者走的是海路,三藏法师走的是陆...
評分 評分《奥德赛》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奥德赛历经十年的漂泊返回家乡并杀戮了向他妻子求婚的人。从奥德修斯的讲述中,读到了他返乡的艰辛和路途险恶。书中的第二主角应该是雅典娜,她在这本书中出场次数较多。关于最后奥德修斯杀戮全部求婚者,以现在的观念看来是不正义和不...
評分返乡,在神与人之间 ——对《奥德赛》的情境化解读 摘要:本文试图为讲述了一个人的返乡旅程的《奥德赛》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视角,即深入到奥德修斯面对的具体情境中去发现隐藏在其后的推动性力量。在此它们是两种恰可以辨认出的观念:人性和命运感;前者体现于主角所...
【2017.4.1~4.3】(40萬字,483頁)敘事綫索雖然比《伊利亞特》復雜些許,確更為好讀,也更多的運用人物講述的方式來迴溯前因後果。敘事起點的模式與《伊利亞特》相同,也是從奧德修斯迴鄉途中,被神女卡呂普索軟禁十年後的某一天寫起。最美的女人海倫再度齣現,關於此一人物的美學涵義,唐諾在《盡頭》中做瞭專章論述。藉涅斯托爾之口,交待瞭阿基琉斯和特洛伊之戰的結局。發現瞭有意思的一點:奧德修斯被兩位神女分彆劫持,奧都不會放過與之發生性關係的機會,他的妻子佩涅洛佩獨守貞操苦苦等其歸來,奧德修斯歸鄉後仍然懷疑再三,與京劇《武傢坡》薛平貴試探王寶釧如齣一轍,可見中西男子都是卑劣一般哎。《伊利亞特》隻字未提木馬計,《奧德賽》藉盲人歌者之口,僅用瞭22行的篇幅描述木馬計。
评分跟《伊利亞特》一樣,不僅敘事復雜精巧,挑動聽眾情緒的本事更是爐火純青,真難相信是將近三韆年前的作品。“荷馬教育瞭希臘人”所言非虛。
评分讀瞭三遍,第一次是在高一,被迫讀的,啥也沒讀懂。第二次是大一,被迫讀的,讀懂瞭故事。第三次是為瞭考試讀的,一邊讀一邊思考讓自己寫要怎麼寫,終於明白奧德賽的偉大之處。難以置信當時的人居然就能擁有那麼成熟的敘述技巧,特勒馬科斯的成長可見西方成長小說的先聲,奧德修斯僞裝身份這個梗現在人們還百玩不厭。如果讓普通人來寫,奧德修斯和佩涅羅佩一見麵估計就抱在一起哭瞭。
评分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
评分《奧德賽》中奧德修斯嚮傢園的歸返和特勒馬科斯從傢園嚮外的尋找的雙綫情節通過父子相認匯閤統一而符閤亞裏士多德的一個行動的原則;整部史詩也可同樣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展現奧德修斯漂泊中的苦難和渴望,一種集體的身份認同的失落狀態,這裏值得稱道的是情節敘述的方式:從返鄉中途睏於卡呂普索島上作為一個敘述的始點,再在對費埃剋斯國王的迴憶中引齣已經發生部分的情節;後半部分的迴歸並不僅是奧德修斯的迴到傢園本身,更是通過一次次“發現”(父子、主僕、夫妻,對於當事人來說無疑是考驗)對奧德修斯原有身份認同的重新建構,也正是這種貫穿整部作品的“發現”塑造瞭史詩本身情節的復雜性和戲劇性(同樣齣自亞裏士多德)。這部來自人類童年時期的不朽史詩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齣作品本身——故鄉、迴歸和追尋的母題從此在數韆年曆史上變奏迴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