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

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陳懷宇
出品人:
頁數:438
译者:
出版時間:2012-5-1
價格:6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61919
叢書系列:復旦文史叢刊
圖書標籤:
  • 宗教
  • 陳懷宇
  • 中古宗教文獻研究
  • 曆史
  • 文化史
  • 觀念史研究
  • 海外中國研究
  • 動物
  • 動物象徵
  • 中古政治
  • 宗教秩序
  • 權力象徵
  • 中世紀
  • 文化符號
  • 宗教儀式
  • 政治隱喻
  • 動物崇拜
  • 社會結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從幾個方麵探討瞭中古時期動物在政治、宗教秩序建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中反映齣的人類意識,政治、宗教觀念,導論部分介紹相關領域的研究狀況以及本書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手段,之後主要以中國中古時期佛教文獻中有關動物的幾個具體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第一章討論初唐時期佛教僧人對動植物的分類,第二章討論南北朝隋唐佛教文獻中十二生肖形象和意義的變化,第三章討論有關馴虎的敘事及其意義,第四章討論中古佛教文獻中動物名稱的變遷,第五章討論世界史視野下的猛獸與權力,第六章討論九龍的形象在中古文獻中的流變。

著者簡介

生於1974年,江西樟樹人。現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助理教授,2011-2012年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曆史學部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在中國宗教史與思想史、絲綢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與學術。已齣版《中國中世寺院主義之復興》、《普林斯頓東亞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齣土漢文文書注記目錄》,並發錶中英文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緣起/1
導論:動物、宗教與秩序/1
一、引言/1
二、理論框架與方法論的檢討/10
三、主題的闡釋:動物、政治與宗教/33
四、材料的解釋:敍事、隱喻與象徵/38
五、結語/46
第一章、中古時期佛教動植物分類/49
一、引言/49
二、佛教動物分類學/53
三、佛教植物分類學/80
四、結語/97
第二章、從十二時獸到十二精魅:南北朝隋唐佛教文獻中的十二生肖/99
一、引言/99
二、從四方順序的轉換看世界觀的轉換/103
三、從十二時獸到十二精魅:六朝隋唐佛道思想的交融/121
四、結語/146
第三章、中古佛教馴虎記/151
一、引言/151
二、早期佛教文獻所見自然空間及其猛虎論述/156
三、高僧馴虎記/167
四、結語/199
第四章、由獅而虎:中古佛教人物名號變遷/210
一、引言/210
二、獅、虎作爲人物名號及其文化背景/214
三、獅子在佛教中的象徵意義及其與佛陀之聯係/234
四、結語/255
第五章、裝飾與象徵:中世紀視野中的猛獸與王權/258
一、引言/258
二、地中海東岸、南亞、美洲的猛獸與政治宗教文化/263
三、隱喻和象徵:虎與中國古代政治秩序/281
四、結語/309
第六章、中古聖傳所見九龍吐水之源流/314
一、引言/314
二、早期佛傳文獻中所見龍王敍事/316
三、從《普曜經》看從印度二龍到中國九龍之變化/332
四、佛教九龍之說對中古道教和政治聖傳之影響/352
五、結語/364
總結/367
一、跨文化視野中的中世紀/367
二、政治和宗教史上的人類與動物關係/372
參考書目/378
一、傳統文獻/378
二、研究論著/38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中國的史學傳統之中,人,無疑居於核心的地位。所謂歷史,乃是人類活動的記錄。自然界的種種現象,也因與人有關才會被記錄下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有走入人類生活,進入人類思維與生活世界的動物,也才有成為歷史一部份的價值。 這樣說,是有些“人類中心論”的。在這個宇...  

評分

傅 揚(劍橋大學東亞系博士) 動物與人的關係為何?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人類如何認識動物,並將這些構想編織進意義之網中?有別於自然科學,歷史學家和其他人文社會研究者可以如何探索動物的課題?以上述問題為背景,陳懷宇博士近著《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即以動物與宗教...

評分

傅 揚(劍橋大學東亞系博士) 動物與人的關係為何?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人類如何認識動物,並將這些構想編織進意義之網中?有別於自然科學,歷史學家和其他人文社會研究者可以如何探索動物的課題?以上述問題為背景,陳懷宇博士近著《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即以動物與宗教...

評分

傅 揚(劍橋大學東亞系博士) 動物與人的關係為何?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人類如何認識動物,並將這些構想編織進意義之網中?有別於自然科學,歷史學家和其他人文社會研究者可以如何探索動物的課題?以上述問題為背景,陳懷宇博士近著《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即以動物與宗教...

評分

在中國的史學傳統之中,人,無疑居於核心的地位。所謂歷史,乃是人類活動的記錄。自然界的種種現象,也因與人有關才會被記錄下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有走入人類生活,進入人類思維與生活世界的動物,也才有成為歷史一部份的價值。 這樣說,是有些“人類中心論”的。在這個宇...  

用戶評價

评分

視野開闊,揭齣瞭幾個有趣的問題。但是,討論時七繞八繞,扯得太遠,且,很喜歡反復說明自己采用的方法以及將如何論證。

评分

P30的“謝愛華”應該是“薛愛華”;P88益知子(益智)雷州至今仍産,亦見《本草》,故非龍眼;P96五榖說法眾多,宜加注解;十二時獸與十二精魅部分:秦簡《日書》有《盜者》篇,起源不晚於戰國。《論衡》列十二神獸與後世幾無差彆。又《東京賦》、《後漢書》、《陔餘叢考》。作者係於東漢佛教說略有一葉障目之嫌。【黎國韜、李菁葉】本書關於九龍的分析,與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可作並觀。

评分

此書真心一般,老老實實做成一本資料集+注釋不好嗎,還能澤被後世,何必充專著,說好的小文章在海外隻能放注釋裏略加說明,隻有大陸纔當作論文發錶呢???

评分

不明覺厲

评分

三星半,說實話寫得有些問題,不知道怎麼說。@月眠 還是不看的好,估計會失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