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国学 古典文学 中国历史 管理 历史 魏征 群书治要360 经典
发表于2025-02-16
群书治要36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群书治要360》将《群书治要》的嘉言整理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治要”,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群书治要360》不仅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
基本上可以看作皇帝的一本读者文摘。皇帝忙于政务,没有时间读书,于是臣下为其编读本,比如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毛姆《人生的枷锁》中提到的罗马皇帝,还有现在各种党校编的干部读本。这本书唐太宗应该还是看过的,比如书里提到的水能载舟(孔子家语)、三面镜子(申鉴)后来都成了他的名言。原书是以所摘录的书为单位编辑,这本摘要的摘要则按内容分门别类,更像是后来的类书体例。书名《群书治要》,还是以资治为目的,很多内容对普通读者来说意义不大,对领导者可能有点参考作用,但因为都类似名人隽语似的体例,实际上问题也不可能讲透,人名本身不是论证,所以也不必过于夸大这本书的价值,儒家推崇贤者治国,多数内容还是讲修身的,修齐治平的路子。此外这本书是唐初编定,到宋初失传,以后又从日本传回来,保存了一些后来失传的书籍内容
评分一六年十月秋拿到这本书,是一寺院扫地师父推荐的,在飞机上晃来晃去读了个开头放下了,没读出滋味来。一七年从佛学经书解读往回走,直读到儒释道的根,回到最基本的「十善业道经」「太上感应篇」「弟子规」,在阅读过程中,重新把「群书治要」找出来,现再读,这时候的滋味和「诚敬」之心已然有了不同。(一八年一月冬月三十)从头至尾读一遍,从天书一般到磕磕绊绊,到稍加顺畅,断断续续竟然花了整两年半时间,虽然认真读了,但是大部头,这种阅读嫣然杯水车薪,最终还是要回到自身本位,修心修行。真心出来,再来读。(2019.4.12)
评分学习了
评分2014年4月20日谷雨受赠于法升师兄
评分属于拔草梁冬的国学堂,记得最后几集一直在讲群书治要,然后节目就不知所踪。总体来说内容更适合领导和治世之君来看,如果这些领导每天晚上临睡觉前翻上一遍,国家必兴。
「1」贤者在朝 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奸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卷三十八·孙卿子) 让贤能的人为政,却和不贤的人去限制他;让有智慧的人谋虑政事,却和愚昧的人去评论他;让品德良好的人施行政令,却和奸邪的人怀...
评分‘微渐’,事物的苗头或征兆。 ‘有时’,到了一定的时候。 小时候下五子棋,学了一个技巧,就很喜欢用技巧一开始就围追堵截,因为一个疏忽就输掉了。堵的有时也会觉道下的很没意思。 没有那种时时刻刻能围追堵截到处处完美的时候,因为你讲人未必愿意听得进去,而自己也会觉得...
评分这本书感觉是值得通读一遍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它是一些章节片段摘抄,把修齐治平相关的东西独立抽出来了。 书中编者说,在十年之内,每年会推出一本,每一本有360句话。我在书店确实已经看到有很多本出来了。 这本书好在通篇经典,可诵读。缺点是通篇经典,不给人留一点空...
评分一个短短的序言在三个时间段里读,读出了不同的滋味。 第一次是二零一六年十月,一览而过,又匆匆搁下。 第二次是二零一八年一月,算是有礼有节,有标注,大约晓得是怎么回事,来龙去脉。 第三次是现在的六月,读到了‘真正认识’,‘断疑启信’,‘诚敬’。 第一次读,深读过...
评分谦德内在谦虚,外在流露尊贵的光明,谦卑而道德无可超越。 「1」荣辱之责,在乎己,不在乎人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卷三十...
群书治要36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