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专为社会大众撰写的经济学入门读物。全书包括三大部分26章,以一堂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涉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问题,例如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最低工资、进出口、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真相、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
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福布斯》杂志总编辑斯蒂夫•福布斯尊称他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当代“自由至上主义者”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成员。
他曾供职于《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后来又为《纽约时报》撰写经济方面的文章。1946~1966年,他在《新闻周刊》开设固定专栏,撰写经济学普及文章,引导数百万读者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传播自由经济理念,影响力极为深远。
《一课经济学》是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这本书1946年一出版即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至今已被翻译成8种文字,在全球销量早已突破百万。他一生勤于写作,撰写了18本专著和无数的评论文章。其重要著作还有《道德的基础》、《凯恩斯经济学批判》等。
这本书说明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甲乙丙丁四个人是同学,甲是底层公务员,1个月赚5千,乙是国企员工,每月赚4千,丙是外企”小白领”,每月赚5千,丁在民企奋斗,每月赚3千。因为经济指标下滑了,国家出了一个四万亿计划,据说能够带动18万亿的投资。此时通货膨胀率只有3%,政...
评分作者亨利。黑兹利特。6月份看到的最好一本书,也是我这二年看过所有的跟经济有关最好的一本书。对于,经济学我一直属于门外汉,只明白一点皮毛,这几年看了不少的杂书,包括不少的经济学,以畅销门居多,对相关知识属于一知半解,不成体系。 经济学方面经常存在各种谬论,比如...
评分作为罗辑思维的会员,基于信任我买了这本《一课经济学》。但花费几天读完后我很难认同罗胖在节目中称赞的那样——最好的入门书。作者的这本书看来来更像是报刊专栏的合辑,这倒也符合作者的出身。书中满篇更像是充满偏见的新闻评论,虽然作者的见解很可能是对的,但是以...
评分书评:《一课经济学》宣告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破裂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次级债风波,为什么我们会受到如此之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人说罪魁祸首是格林斯潘,那么格林斯潘又是如何来搞美国经济的?他所依赖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什么? 次级债风波的原因是美国没有还贷...
评分这本古老的书(总觉得三四十年前写的经济学都算古老),读起来好像有针对性似的,基本上就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批驳。 作者认为市场是万能的,任何的危机,不用政府干预,交给市场去调节,得到的效果是最好的,当然,可能阵痛也更猛烈些。对一些以“公平”名义,对市场机制做的...
囉哩八嗦講了半天,其實第一課就已經把核心觀點介紹完了???? 一直以為經濟學家的思維方式是重視成本之類的,其實只是小道。好的經濟學家的思維方式是,找到一個顧及所有人利益的途徑去推動決策的落實。是的,好的經濟學家是在以「上帝視角」來考察一項決策的利弊,當下&長遠、局部&整體、直接&間接⋯⋯ 經濟學原來就是系統論嘛????
评分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当然,在避免把经济学等同于重商主义的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倒退到古典时代,即也不能只考虑长期和整体的效应而忽略了短期和特定群体的利益)。
评分我承认这本书更适合大众化的价值传播,但也明显带有所在学派的学术偏见。我不知道有没有中立的经济学一说,但显然该书不属于。如果一门学科在很多基本问题上还有争议,能说这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吗?或者说经济学是不是还属于社会学的范畴,而不能归属于科学?起码,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内心疑虑丛生,产生了一些的情绪上的波动。在我的评价标准来看,这绝不能说是一本好的入门书。
评分第1本: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及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评分每个人都兼具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身份,因此一个经济学问题应该注重其社会整体影响,而非对某一群体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