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柏拉圖對話錄之一》是蘇格拉底(Socrates)服刑那天,在雅典(Athens)監獄裏和一夥朋友的談話;談的是生與死的同題,主要談靈魂。全部對話都是參加談話的斐多嚮伊奇(Echecrates)講述的。講述的地點的弗裏烏斯(Phlius),因為伊奇是那個地方的人。
在《斐多》中,蘇格拉底一再呼喚他內在的“靈�”,指引他正直的途徑。我們可以說,在西方文化史上,蘇格拉底第一個發現瞭個人良知。對他來說,這個內在的聲音並不囿於個人,而指嚮一個更高的層次,是人類共同的價值。哲學既是對智慧和正義的熱愛,也就是團結人類社群和宇宙的義理定律。由此觀之,哲學是幸福快樂不會枯竭的泉源,因此能戰勝死亡。
柏拉图说:哲学家就是练习死亡。这个死亡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死亡,而是指灵魂相对于身体的自由。 练习死亡,和柏拉图的二元论有关。其实是脱离身体的束缚,让灵魂自由,思想自由。 练习死亡,其实是准备迎接“天国”。柏拉图哲学和天主教的提二元论极其相似,所以很快一拍即...
評分 評分看西方古代哲人的哲学著作,要比看中国的古代哲人写的东西要来的痛快得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哲学土家学说大篇幅的礼仪和伦理等条条框框严重损害了哲学的理性,而这本书中即使讨论生死的问题,也完全散发着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斐多这本书...
評分听说老人都爱画圈,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就画过一个圈,他老人家说,圈内是已知,圈外是未知,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圈的周长越长,也就越心怀敬畏,相反,圈越小,越一无所知,也就越无知者无畏。想起一句口号:培养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大无畏,或许就是“大无知”。 在东方,也...
評分1.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既然一辈子只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那么当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倒烦恼了,岂不可笑? 2.和肉体一起去寻找智慧,肉体是帮手还是阻碍?人的视觉、听觉真实可靠么? 3.如果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一面,这些东西是不是...
六年前
评分哲學傢一輩子都在學習死……
评分簡單版本,翻譯還算通俗
评分非常精彩,但是把我看得懸在半空,沒有辦法徹底的否認與肯定,本書的邏輯是,先證明事物本身相反相生,我理解這個相反相生是指一麵的存在導緻另一麵的存在有意義,即反麵決定存在著正麵,而非如他所言,兩種情形可雙嚮循環,彼此轉化,這點如果不成立,以後就無法推論,而且關於靈魂中帶有全部智慧,學習是一種喚醒記憶的過程,我們對概念本能的掌握就證明這一點,而我認為這種尋找迴自己曾有的概念認知的感覺隻是當我們五歲前沒有記憶時獲得的朦朧感知,因而這點也不成立,而且為什麼這種概念不是如同內髒,血肉一樣與生俱來,與死俱去的抽象的器官呢,這兩個疑問如果有一個成立,那麼全部的推導就是錯誤的,因此,讀這本書我隻是欣賞瞭論辯的技巧與藝術,對於論點,實在不敢苟同,不過,後半部的推理實在是精彩萬分,如果沒有開始的懷疑,我將深信不疑
评分楊絳先生譯筆 柏拉圖書寫的蘇格拉底慷慨赴死前最後的對話錄。翻到後來 未免紅瞭眼眶。“假如靈魂是不朽的 我們該愛護它 不僅今生今世該愛護 永生永世都該愛護。”“我們活一輩子 應該盡力修養道德 尋求智慧 因為將來的收穫是美的 希望是大的。”可敬可愛的倔強老頭 到死都是赤誠而篤實地踐行自己的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