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傳

忽必烈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李治安
出品人:
頁數:802
译者:
出版時間:2004-10
價格:4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043463
叢書系列:中國曆代帝王傳記叢書
圖書標籤:
  • 傳記
  • 濛元史
  • 忽必烈
  • 曆史
  • 濛古
  • 忽必烈傳
  • 李治安
  • 中國曆代帝王傳記叢書
  • 忽必烈
  • 曆史傳記
  • 元朝
  • 濛古帝國
  • 帝王傳記
  • 中國曆史
  • 古代史
  • 政治史
  • 濛古文化
  • 統治者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與祖父成吉思汗一樣,忽必烈堪稱濛古一代偉人。

在人們的腦海中,成吉思汗幾乎成瞭濛古徵服的代名詞。提起忽必烈,人們又馬上會聯想到元朝的大一統帝國。成吉思汗以徵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則以文治著稱天下。

本書對忽必烈的一生作瞭全麵係統的介紹。人所共知,成吉思汗以濛古的鐵騎掃蕩瞭歐亞大陸,建立起濛古大帝國。但是,如何去統治管理一個文化先進、經濟發在的地區,成吉思汗沒能來及迴答。忽必烈基本上解決瞭這一點。他在一批濛漢臣僚的幫助下,依照漢法建元改製,所製定和實行的一係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政策既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瞭基礎,也為後來的清朝颱者提供瞭非常珍貴的經驗。

著者簡介

李治安,男,1949年生,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曆史係畢業,先後獲曆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南開大學圖書館館長。現任曆史學院院長,兼任中國濛古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元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曆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元史和政治製度史,並招收中國古代史專業的博士生和碩士生。代錶性學術專著為《元代分封製度研究》、《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行省製度研究》。已在《曆史研究》等刊物上發錶《元代行省製的特點與曆史地位》等學術論文近五十篇。其中,《元代中原投下封地置路州發微》一文獲1991年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獲1997年天津市優秀圖書二等奬。《成吉思汗生年問題補正》、《元代行省製的特點與曆史地位》二文獲南開大學首屆優秀論文奬。《行省製度研究》2002年獲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目前承擔國傢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比較研究”和教育部“十五”博士點基金項目“元代華北地區研究”。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的課程有:中國古代史、政治製度史、史學概論、中國古代史通論、元史史料選讀、元史研究專題、濛古語、政治製度研究專題等。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煊赫示業 巍然徵服功
第一節 成吉思汗建國與徵服偉業
第二節 窩闊颱汗與貴由汗
第三節 拖雷與唆魯和帖尼
第四節 “剛明雄毅”濛哥汗
第二章 總領漠南事 遠徵大理國
第一節 總領漠南軍國重事
一、總領漠南軍國重事
二、思大有為於天下
三、金蓮川開府
第二節 南平大理
一、祃牙齣師
二、迂迴遠徵大理
第三節 以漢法治漢地的嘗試
一、邢州治績
二、經營河南與關中
三、阿蘭答兒鈎考
第三章 角逐大汗位 定鼎開平城
第一節 濛直親徵川蜀
一、三路攻宋
二、釣魚城濛哥猝亡
第二節 忽必烈統兵攻鄂州
一、奉旨南徵
二、渡江攻鄂
三、議和北歸
第三節 開平稱汗
一、途中謀劃
二、灤水畔的忽裏颱
第四節 兄弟鬩牆
一、兩大汗南北對峙
二、秦隴鏖戰
三、親徵昔木土
四、阿裏不哥歸降
第四章 創建元王朝 附會漢法
第一節 元帝國的誕生
一、中統建元
二、內而省部,外設監司
第二節 勸農桑與理財賦
一、勸課農桑
二、王文統理財
第三節 建立中書省、樞密院、禦史颱和禦前奏聞製度
第五章 平定李璮亂 罷黜漢世侯
第六章 倚重阿閤馬 專權二十年
第七章 渡江來趙宋 南北共一傢
第八章 行省撫江南 帝師轄吐蕃
第九章 分治四等人 懷柔南降臣
第十章 鼕夏巡幸兩都 內外布列定衛
第十一章 親貴享封邑 皇子總重兵
第十二章 肅牆叛王禍 朔漠禦駕徵
第十三章 揚威伐海外 黷武喪舟師
第十四章 站赤通天下 貨舶渡大洋
第十五章 倚守敬巧工 用劄氏西技
第十六章 學儒重緻用 崇教告天神
第十七章 暮年多事鞦 朝堂風雨驟
第十八章 後宮子孫眾 皇位傳孫難
第十九章 濛漢雜糅夢 功過紛紜說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經典,好書,值得學習

评分

2019年 第07本:忽必烈在識人、用人、知人等方麵,是一個非常瞭不起的“伯樂和老闆”;其二,在濛漢二元文化交融方麵,具有許多開創性的嘗試和建樹。

评分

最後一章“內濛外漢”二元政策論極精深!

评分

3.5 以前老覺得杉山正明咋呼,車軲轆話使勁說,用力過度就不是優秀的濛吹。翻完本書迴想起本朝一眾漢法派小農史傢(沒有不敬的意思,有的人有大學問),逢秦製必贊逢漢法必吹,就理解杉山的怨氣由來已久(快進上200年又有另一山頭批判法儒阻礙萌芽雲雲,使讀者精神錯亂)。張蔭麟先生曾說知古不知今的人不宜寫通史,其實何止是通史。

评分

看完《元史十八講》看的這個,很大一部分內容是一樣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