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

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王錦民
出品人:
頁數:405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2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82982
叢書系列:大學用書
圖書標籤:
  • 目錄學
  • 文獻學
  • 目錄學
  • 王錦民
  • 文獻學
  • 國學
  • 目錄·目錄學
  • 文學
  • 古典目錄學
  • 國學
  • 文獻學
  • 古代書籍分類
  • 中國傳統文化
  • 學術源流
  • 經學
  • 史學
  • 思想史
  • 學術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對《彆錄》、《七略》、《漢書•藝文誌》、《隋書•經籍誌》、大藏經、道藏、《崇文總目》、《郡齋讀書誌》、《直齋書錄解題》、《通誌•藝文略》、《校讎通義》、《四庫全書總目》等各曆史時期有代錶性的目錄學典籍進行瞭梳理,由此對中國目錄學史的發展軌跡做瞭全景式概括,論域涉及儒、釋、道等多個方麵。在對各種目錄學典籍探討的過程中,關注瞭各個時段的學術流變。本書於目錄學與國學綱舉目張,既有提綱挈領式的宏觀考察,又有細緻深入的微觀探析,對讀者研治目錄學或國學均有所助益。本書的用意不是要寫一本標準的中國古典目錄學著作,也不是寫一本標準的中國古代學術史著作,它有意犧牲瞭學術的既有規條,采取瞭一種靈活的居間策略,盡力使古典目錄學和傳統學術史二者能夠互相發明、互為補充,彰顯齣二者共同的部分,也就是傳統學術的源流與格局。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古典目錄學與學術史 一、文獻、學術與目錄 二、古典目錄學的體製與功用 三、古典目錄的主要類型第二章 劉嚮、劉歆的功績——文獻傳統的起源與目錄學的奠基 一、文獻傳統的起源 二、秦漢之際的典籍聚散 三、劉嚮《彆錄》與劉歆《七略》 四、學術的源流與格局第三章 《漢書·藝文誌》(一)——《六藝略》與經學傳統 一、班固與《漢書·藝文誌》 二、<易》學的傳統 三、《書》學的傳統 四、《詩》學的傳統 五、《禮》學的傳統(附《樂記》) 六、《春鞦》學的傳統第四章 《漢書·藝文誌》(二)——諸子、詩賦及其他學術 一、諸子齣於王官說 二、儒傢諸子 三、道傢諸子 四、陰陽、法、名、墨、雜 五、詩賦 六、兵書、數術、方技第五章 《隋書·經籍誌》(一)——四部分類與正史藝文誌傳統 一、魏晉六朝目錄學的發展 二、《隋書·經籍誌》的結構與主旨 三、四部分類與學術的分閤 四、正史藝文誌的傳統第六章 《隋書·經籍誌》(二)——自東漢到六朝的四部學術演變 一、經部學術之演變 二、史部學術之演變 三、子部學術之演變 四、集部學術之演變第七章 佛錄傳統的奠立——佛經翻譯與晉唐佛典目錄 一、佛經翻譯小史 二、漢文佛典的自立 三、傳統目錄對於佛教文獻的著錄 四、佛典目錄的創始與集大成 五、大乘經五大部 ……第八章 大藏經與佛藏提要目錄——大藏經刊印、提要目錄佛錄的優長第九章 道藏之廣納百川——道藏目錄體係與道學源流第十章 從《崇文總目》到兩解題——宋代的目錄與宋學流變第十一章 會通與辨章——鄭樵與章學誠的校讎學第十二章 《四庫全書總目》(一)——傳統學術與文獻的集大成工程第十三章 學中第一緊要事——清人治學目錄舉要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关于这么一本薄薄的书籍,内容的拼排是我所喜闻乐见的,王锦民先生是谁我并不清楚,但就这本目录学术本身的目录体制,是一种以前所未闻的方法,他将目录史以一本书、或者一件事的形式逐步展开,从刘向、刘歆的别录于七略,再到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这种方法虽然有时...

評分

关于这么一本薄薄的书籍,内容的拼排是我所喜闻乐见的,王锦民先生是谁我并不清楚,但就这本目录学术本身的目录体制,是一种以前所未闻的方法,他将目录史以一本书、或者一件事的形式逐步展开,从刘向、刘歆的别录于七略,再到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这种方法虽然有时...

評分

关于这么一本薄薄的书籍,内容的拼排是我所喜闻乐见的,王锦民先生是谁我并不清楚,但就这本目录学术本身的目录体制,是一种以前所未闻的方法,他将目录史以一本书、或者一件事的形式逐步展开,从刘向、刘歆的别录于七略,再到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这种方法虽然有时...

評分

就我孤陋之见,王锦民先生的《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一书大概是第一本从整体上将目录学与古代学术发展联系起来研究的专书。此前除《汉志》、《隋志》、《四库全书总目》等最著名也是最有学术价值的中国古代目录常被用于学术史、学术意义的分析外,在整体上将古典目录与中国古代...  

評分

关于这么一本薄薄的书籍,内容的拼排是我所喜闻乐见的,王锦民先生是谁我并不清楚,但就这本目录学术本身的目录体制,是一种以前所未闻的方法,他将目录史以一本书、或者一件事的形式逐步展开,从刘向、刘歆的别录于七略,再到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这种方法虽然有时...

用戶評價

评分

明晰異常,頗便入門,不愧是“大學用書”。本科時看過餘嘉锡、王欣夫諸先生的文獻學著作,但如霧中看花,未得其要。

评分

我神蟆也不想說。

评分

王錦民是北大哲學係的副教授,曾經撰寫過《古學經子》,走的是博通一路。這部《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嘗試從文獻目錄的角度來梳理中國學術思想史,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雖然孫欽善《中國文獻學史》已經做過類似的工作,不過王錦民繼續做一下也是沒有問題的。這部書梳理目錄學史,這是幾乎文獻學教科書都會去做的工作,關鍵是如何與中國學術史進行匯通,曆史上的經學與子學、今文經與古文經,漢學與宋學,理學與心學,這些議題如何與目錄學加以調和,雖然王著在先秦部分努力過,但是顯然秦漢與宋明部分已經放棄瞭調和文獻與學術之間的關係。如果,能有人將文獻學與學術史融會貫通,那麼將會是一部精彩的著作。

评分

纔想起來我也看過。。。

评分

咦,打分好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外加……給我在某些知識方麵掃盲=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