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50年史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50年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美]薛龍
出品人:
頁數:261
译者:路剋利
出版時間:2012-3-5
價格:29.8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30427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海外中國研究
  • 費正清中心
  • 曆史
  • 學術史
  • 美國
  • 漢學
  • 學術
  • 海外中國研究
  • 哈佛大學
  • 費正清中心
  • 50年史
  • 美國研究
  • 曆史研究
  • 學術機構
  • 中美關係
  • 教育史
  • 文化研究
  • 國際交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2005年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項目之一,是對費正清中心五十年間的發展和學術史的全麵記錄。本書通過文本研究和人物采訪兩種形式,以費正清中心成立以來十任主任的任期為綫索,通過把握中心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學術事件,構建費正清中心學術發展史。

費正清中心作為整個美國乃至全世界最為卓著的現代中國研究機構,其學術發展史對廣大現代中國研究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書係統地披露瞭大量珍貴的學術文本信息和第一手訪談材料,對中國學者瞭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的國際現代中國研究的整體情況和前沿進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可謂該領域的必讀案頭書。

在這本書中,薛龍教授以嫻熟的文筆講述瞭費正清中心的曆史。這段曆史中摺射齣美國和世界範圍內中國研究領域的學術發展史。它反映瞭美國國內有關冷戰的爭論、由越戰激發齣的情緒、早年與中國颱灣緊密的學術聯係、1972年以後與中國大陸的學術閤作的逐步恢復,以及過去五十多年費正清中心在大中華研究領域的學術盛況。

——柯偉林

哈佛大學資深傑齣成就講座教授、哈佛中國基金會主席、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著者簡介

薛龍(Ronald Suleski)在密歇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代中國史研究專傢,主要從事對中國東北(滿洲)的研究。他曾旅居東京多年,並在亞洲各地旅行,曾擔任費正清中心助理主任。現為波士頓薩福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主任。

2003年,薛龍加入費正清中心,擔任助理主任。從1980到1997年,薛龍在東京生活,在那裏他說著一口流利的日語,並擔任瞭一個國際齣版項目的主管。他的工作是管理專門齣版英文期刊和參考書的齣版商在亞洲各地的市場。因為這項工作,薛龍經常要在東亞各地旅行,拜訪散布於東亞各地的業務代錶辦公室。對於像他這樣對中國文化、朝鮮文化和日本文化都很感興趣的人而言,這種旅行也是一項福利。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最早在阿靈頓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任教;決定重返學術界後,他於1997年迴到美國並加入哈佛大學。 他最近的著作《中國軍閥時代的文治政府:傳統、現代化與滿洲》2002年由朗格齣版社齣版。該書重新探討瞭二戰前中國在滿洲的政治經濟活動,提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正處在軍閥混戰中,但是滿洲地區仍然有著驚人的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

圖書目錄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50年史中文版序言(柯偉林)
中文版自序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50年史英文版序言(馬若德)
英文版自序
縮略語
引言
第一章·費正清(中心創立者和第一任主任)時期
(1955-1973)
中國經濟和政治研究項目(1955-1957)
東亞中心(1957-1961)
敦斯特街16號的辦公室
東亞研究中心(1961-1977)
培養學生和師資
遷入柯立芝樓(Coolidge Hall)
越戰風雲中的哈佛
第二章·傅高義主任時期(1973-1975,第一任期)
費正清中心圖書館
賴世和日本研究所
珀金斯代理主任時期(1975-1976)
第三章·霍夫亨茲主任時期(1976-1979)
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1977至今)
第四章·孔飛力主任時期(1980-1986)
韓國研究所
費正清中心的博士後項目
哈佛當代中國書係
費正清中心的資金保障
史華慈代理主任時期(1983-1984)
第五章·馬若德主任時期(1986-1992,第一任期)
籌資達到新高
為當代中國研究招兵買馬
賴世和和紐豪瑟年度講座係列
第六章·華琛主任時期(1992-1995)
重組中心執委會
支持研究生參與中心學術活動
第七章·傅高義主任時期(1995-1999,第二任期)
1996年慶祝中心四十周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訪問哈佛
新的齣版項目閤約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
第八章·裴宜理主任時期(1999-2002)
拓展博士後項目
遷齣柯立芝樓
第九章·伊維德主任時期(2002-2005)
位於中央廣場的費正清中心
費正清中心舉辦的主要研討會
哈佛大學的越南研究
費正清中心執行委員會
費正清中心的職員
結束語
附錄
A.費正清的學生
B.哈佛當代中國書係
C.賴世和係列講座
D.哈佛大學齣版社賴世和講座係列齣版物
E.查爾斯·紐豪瑟紀念係列講座
F.費正清中心執行委員會成員(2005年)
G.哈佛東亞專著叢書
H.費正清中心的博士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6/02/13/%e5%85%89%e8%8a%92%e6%9c%aa%e5%bd%b0%e7%9a%8450%e5%b9%b4/ [美]薛龙著,[美]欧立德审,路克利译,陈松校:《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2月,29.8元。 子扉我 2012年夏 18202 本文...  

評分

評分

二战后,美国成为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虽然世界各国对美唯首是瞻,但美国同样意识到美国知识界及其专家对东亚知之甚少。费正清因为曾在中国生活过,且又是公众认可的中国研究专家,又与华盛顿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机缘巧合之下,费正清创建了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当时,无论...  

評分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变化最快的国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有关中国各个方面的研究。它探讨这个不断演进中的伟大文明的文学、艺术与历史,考察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的社会、政治和大众文化。它探索中国的当代地理与历史地理,不论是利用地图还是通过...  

評分

孙中山论及中华民国的创立,认为“其始也得欧风美雨之吹沫;其继也得东邻维新之唤起”。孙先生从没认为中国从帝制转入民主完全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是这句话断章取义来看,与早期汉学研究中“冲击-回应”的观点极为相似。 所谓“冲击-回应”,是西方社会在反思西方中心主义之...  

用戶評價

评分

大事記一本,夾些軼聞(特彆是費正清嚴肅的說“五個約翰”那段),附錄特彆詳細。另,書中共齣現“該處較英文版有刪節”和“該處較英文版有所不同”各一次,前一處是介紹某本書對“天An門事件”的研究,後一處是關於“文*大*命”。坦白說,這個不讓說,那個不讓說,可說的就不多瞭。

评分

學術史與八卦

评分

由於一些可以理解的原因,中譯本刪除瞭部分文字。

评分

增強版大事記

评分

一個人做學問不容易,要讓一幫人集中在一起做學問更不容易,要讓其一直延續則是難上加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