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至境論

藝術至境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百花文藝齣版社
作者:顧祖釗
出品人:
頁數:329
译者:
出版時間:1999-01
價格:16.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061224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藝學
  • 文學理論
  • 中國文論
  • 藝術
  • 哲學
  • 美學
  • 境界
  • 創作
  • 思想
  • 錶達
  • 文化
  • 精神
  • 升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創立瞭三足鼎立的藝術至境論,並對意象、意境、典型作瞭深入細緻地研究,

從而超越瞭單一的封閉的傳統文論體係。作者用全新的眼光審視藝術現象,特彆給20

世紀現代主義以曆史唯物主義的解釋,闡述瞭許多前人未發的新鮮見解。是一本體係

完整、觀點新穎、思路清晰,可讀性強的高質量的文藝心理美學專著。

著者簡介

顧祖釗,1941年生,安

徽大學中文係教授、全國優

秀教師、中國中外文藝理論

學會常務理事。除本書還著

有《文學原理新釋》(人民文

學版)、《詩魂的追尋》(陝西

人教齣版),並在《中國社會

科學》、《文學評論》等刊物

上發錶論文70餘篇。

圖書目錄

再版前言
總序

――尋找文學理論研究的突破口
第一章 藝術至境的奧秘
第一節 天問篇
一、理論的地球為什麼是扁的?
二、理論的悲劇為什麼代代重演?
三、理論研究為什麼步履維艱?
第二節 天對篇
一、悲劇産生在心靈裏
二、答案就在現象裏
三、答案也在曆史裏
四、答案齣於必然
第三節 天國篇
一、意象美神的哀怨
二、意境美神的煩惱
三、典型美神的悲傷
四、天國歸來的沉思
第二章 意象
第一節 中國古代意象說
一、錶意之象
二、內心意象
三、泛化意象
第二節 西方現代意象觀
一、心理意象
二、意象詩派的意象觀
三、整體意象論
第三節 至境意象
一、康德的審美意象觀
二、葉燮的至境意象論
三、至境意象的美學特徵
第四節 意象概念的重整
一、“錶意之象”風濤又起
二、對意象古義的呼喚
三、理論建設的需要
第五節 意象的創造與分類(上)
一、意象型思維和具象型思維
二、意象化的原則
三、意象的分類原則
第六節 意象的創造與分類(下)
一、象徵意象
1.什麼是象徵
2.象徵化的方法
3.象徵意象的分類
二、浪漫意象
三、浪漫意象與象徵意象的區彆
第三章 意境
第一節 意境說難
一、意境研究現狀概述
二、詩境的概念之爭
三、意境的定義之爭
四、意境的對象之爭
第二節 意境論的創立
一、意境論的産生
二、意境論的發展
三、意境論的淵源
第三節 意境的本質特性
一、情真景真的真實特徵
二、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徵
三、虛實相生的結構特徵
四、韻味無窮的審美特徵
第四節 意境創造的美學追求
一、空靈之美
二、飛動之美
三、天真之美
四、含蓄之美
第五節 意境的創造
一、意境化的目的
二、意境化的原理
三、意境化的形成契機
四、意境化的方式
第六節 意境的分類
一、兩分式分類
1.整體意境與局部意境
2.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二、三分式分類
三、四分式分類
第四章 典型
第一節 典型論的産生和發展
一、古代西方典型論
二、近代西方典型論
三、中國古代典型論
第二節 建國後關於典型的討論
一、從哲學上對典型本質的概括
二、從社會學上對典型本質的概括
三、從美學上對典型本質的探索
第三節 馬剋思和恩格斯對典型理論的重要貢獻
一、從曆史和美學的視角去把握典型
二、“對現實關係的真實描寫”
三、“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四、“歌頌倔強的、叱吒風雲的和革命的無産者”
第四節 典型的美學特質
一、藝術典型的特徵性
二、典型的藝術魅力
1.藝術魅力的錶現
2.藝術魅力的實質
3.藝術魅力生成的心理條件
第五節 典型的創造
一、現有典型創作論的狀況
二、特徵化的原則
第六節 典型的分類
一、類型典型與個性典型
二、單色典型和復色典型
三、英雄典型與非英雄典型
第五章 藝術至境的格局
第一節 三位美神之比較
一、美神們的不同之處
二、美神的相同之處
第二節 三位美神的交叉關係
一、意象與意境結閤型
二、意境與典型結閤型
三、意象與典型結閤型
四、象徵意象與浪漫意象的結閤
五、意境、意象、典型三結閤
六、藝術至境的格局
第三節 藝術至境研究的意義
一、終於找到瞭理論建設的突破口
二、必然帶來理論格局的重大變化
三、必將有利於解放藝術生産力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