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
本书源自人大的一门热门选修课,即张鸣老师开设的政治史公开课,它靠同学们口碑相传而走红校园,最终使更多的人对这段看起来枯燥无比的历史重新认真审视起来。
这门课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原来在张鸣老师的还原下,中国近代史变得如此复杂、精彩,又是如此的颠覆,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教科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当诸多人物与史实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难以用一句简单的是非作判定,在正视一段被扭曲的中国近代史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国人今日问题的精神根源。
基于此,我们将这门课的讲课稿集结成书,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这段充满矛盾与悖论的真实历史:中国与西方、清廷与民间、满族与汉族士人、洋教与本土信仰、枪杆与笔杆、造反和维新、科举与革命……是的,那段历史,除去屈辱与仇恨,还有着太多的内容值得重新去回望和反思。
正如张鸣教授所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诚如斯言。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个性鲜明,在嬉笑怒骂中藏着严肃的悲悯之心。社会责任感使然,张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关注天下事,为历史与当下人物事件虚华假面,使真相豁然,真知毕然。
主要学术著作有《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武夫治国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社会作用》、《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乡村社会权利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历史文化随笔有《中国心绞痛》、《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等。
近代史对于我来说是最头疼的,特别是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童鞋更是深有体会。近代史在我的印象里,竟然是最最遥远的影像,完全不比那些金戈铁马,艺术长卷,丝绸宋瓷那些光辉闪耀的古代史清晰明亮,只留下模糊的人名,还有一串串条约屈辱的记忆。 近代史对我来说意味...
评分几天前看马未都讲有关龙的文物,说到了近年中国发行的龙年邮票,他说今年的龙票上的龙,气势、表情较以前(解放以后)的龙都要凌厉、凶猛很多(大意) ,这是因为国力上升的表现。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一个国家强盛了,往往在一些联系不大的地方不经意表现出来——当然你可以去...
评分张鸣先生的书,看过七八种,个人最喜欢这本,它是课堂讲义整理而来,语言流畅平易,细节处颇见功力。通俗历史固然无法太严谨,但先生史识之高卓,令人叹为观止。 1840年,历史之河在这里陡然转向,现代性闯入了古老的东方,在此前数千年中,我们的文明中从来没预定过这个目标...
评分By叶雷 意大利十九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莱奥帕尔迪说:“每一代人都是一方面相信古人比今人更好,另一方面又相信人类在不断进步和改善,所以崇古是人类的天性”。正因为如此,每一...
评分此访谈可作为延伸阅读。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吴伟绵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出版了新书《重说中国近代史》。“重说”的现实意义在哪儿?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现象?晚清新政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是否有参考价值?为此,羊城晚报记者对张...
有人说这本书有太多仓促立论,太多以偏概全,但作为一本通俗读物,他的可读性超强,把复杂、精彩又颠覆的近代史讲的与众不同。没有教科书上的忠奸两列,黑别分明,读起来相当过瘾。
评分如果不是因为在大巴上,我看到那个“三妇论”估计就弃读了。为了反对官修历史的思想暴力激活性别的语言暴力,看着不舒服。
评分很棒的中国近代史入门。1.张鸣老师破除了很多正统历史教科书带给读者的偏见,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去看待所谓的先进落后、爱国汉奸。对正三观也有好处。2.因为是讲课的稿子汇编,少了一般历史书讲史实的乏味,用他特有的幽默直接把自己的观点和史实结合得很好。3.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很多地方还能促发读者自己去寻找历史的真相,对我来说有不少信息增量。4.能看到张老师这书里带着现实关怀,在你面前娓娓道来的是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作为中国近代史主题阅读的第一本,读得很有收获,也很开心啊。
评分张鸣这几年写晚清民国北洋的书少说也有六七本,过去多是鸡零狗碎的小文章,去年又趁着辛亥百年民国范儿流行,又将腹笥中的陈年旧货拿出来晾,新瓶装旧酒,于是乎就有了《重说中国近代史》。重读也罢,新解也好,除旧立新未必非得把前人当标靶,把别人说过的唾余再说一遍也未必显得自家高明。
评分张鸣写的书重复度比较高, 看了几本, 觉得似乎就是读了同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