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之后

亚文化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英】 安迪·班尼特
出品人:
页数:240
译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 译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3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5304908
丛书系列:国外青年文化研究译丛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亚文化
  • 社会学
  • 青年文化
  • 文化
  • 青年研究
  • 英国
  • 亚文化之后
  • 亚文化
  • 社会变迁
  • 青年群体
  • 文化认同
  • 抵抗精神
  • 身份建构
  • 网络文化
  • 边缘群体
  • 流行文化
  • 自我表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是研究青年亚文化理论和个案的新近著作,包括“理论阅读”和“个案研究”两部分。前者试图对在青年研究领域已经成为普遍分析模式的亚文化理论进行批判性再评价,涉及对亚文化理论的起源、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后亚文化理论、亚文化争论的批判性解读。后者包含对青少年经常出没的各种文化空间(酒吧、夜总会、卧室、互联网等)和经常参与的各种文化实践(社交聚会、穿着文身、泡吧上网等)所做的有趣剖析。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各位作者简介
致谢
序言
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一哈里斯
亚文化理论的起源
亚文化理论和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对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种种批评
后亚文化理论
亚文化争论的延续意义
注释
第一部分 理论阅读
第一章 文化、亚文化与社会组织
第二章 碎片化的文化和亚文化
第二部分 个案研究
第三章 “这就像加拿大的缩影”:蒙特利尔的场景音乐
第四章 舞蹈的国度:青年亚文化理论再思考
第五章 游客还是旅客?“亚文化”、自反性身份和新部族社交
第六章 少女的“卧室文化”:编码与分区
第七章 平淡无奇的亚文化?全球极端金属乐场景中的越界与世俗
第八章 青年的全球本土化生存策略:日常文化实践中的空间、权力和交往
第九章 哥特场景和(亚)文化实物
第十章 “七星酒吧”的“《巴菲》之夜”:“全球本土”层面的“亚文化”偶遇
第十一章 虚拟亚文化?青年、身份认同与互联网
后记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提及伯明翰学派对20世纪60、70年代青年亚文化所做的经典研究和所使用的方法论的同时,提出了基于该学派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更符合以碎片化、消费导向、 高度流动性、本地化等为主要特征的当代青年文化的分析观点。并提出了“生活方式”、“趣味文化群落/新部族”、“场景”等重要概念。“把亚文化群体当做边缘社会群体的观念已成问题。”

评分

编序和基于此“改写”的译序不错。两章理论回顾耐读。个案研究生动且具理论深度。章5、8尤其有用,11显过时。术语翻译意外到位。

评分

Not sure about the standard to judge a good article of culture study, so find it a little bit difficult to go on with.

评分

一直觉得自己看书没有效率,常常看得似懂非懂,有时如沐春风,有时云里雾里,看过的东西散漫的分布在脑海中,好似呼之欲出,却又常常如梗在喉,气节不畅归根结底在于自己的惰性之顽,不善总结,看过就算,这本书也是因为论文而选读,看完仍然懵懵懂懂,必须梳理,理清思路和有用的信息才行,多用脑,多练笔才是正途啊!!

评分

挺好的理论书,只是离中国的社会实践太远,期待大陆学者能贡献好的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