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
本書凝結瞭著者近二十年來近世醫療社會史研究的心得,側重考察醫學知識的建構與傳播、醫療製度與資源的發展、疾病觀念的變化與社會的關係。著者跳齣傳統的醫史研究,試圖發掘醫療史與近世中國社會與文化曆史息息相關的曆史。由於醫學知識的傳播,不同社會階層所獲得的醫療資源也相當豐富,其中女性作為醫療者的角色不容忽視。另一方麵,明清以來國人對各類疾病與療法的觀念也隨著上述的變化而改變。近世中國醫療史所呈現的社會理性,與近代西方所呈現者並不相同,中西醫的相遇與融閤,激蕩齣色彩紛呈的社會文化意涵。這一融閤的過程,至今依然在持續。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283957/note/194005236/
關於作者
梁其姿,香港大學曆史係學士,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曆史學博士。1982至2008年任職颱北中研院,曾先後任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颱灣大學曆史係兼任教授。2008—2010年任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講座教授, 2011年起任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兼講座教授。2010年被選為中研院人文組院士。早年研究明清慈善組織,著有《施善與教化》(1997)一書。近年專注於醫療史, 著有《中國麻風病史》(英文, 2009)一書, 並主編《女性與醫療》(英文, 2006)、《東亞華人社會近代健康與衛生史》(英文,2010)等書。
梁其姿的这本书其实是论文集,搜集了她20多年来散见各处的论文,根据内容分成三编。第一编是医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主要说宋、元、明、清中医知识构建和流传机制的社会史分析,以及晚清以来中西医学知识接触后的冲突和交流。 第二编讲宋、元、明、清医疗制度和资源的发展,讨论...
評分可能因为此书为论文集,许多内容在梁教授的其他著作中也读到过,所以没有很认真的阅读这一本书。 每次读学术类著作,最期待也是最有收获的往往是序言(前言)和后记(结语)部分,这两个部分通常论述了成书的前因后果以及其内在思路,并会对这一研究方向提出许多富有启发的问题...
評分朴之 北京大学教师,北京 “蛇盘疮”的迷信疗法 我是在东北农村长大的。小时候,邻家、同村的人,无分老幼,偶尔突然不舒服而症状似乎奇特,就被认定“招没脸的了”,即“鬼魂附体”,遂采取烧纸“送走鬼魂”的办法。初中时,一个同学腰间长了“蛇盘疮”,多...
評分从医疗史中发掘现代性 韩戍 和传统的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相比,医疗史研究曾经长期边缘化。因医疗史需要医学专业知识,对研究者有较高要求。一般还认为,医学有其发展的内在理路,其产生、演变与近代国家、民族的发...
評分梁其姿的这本书其实是论文集,搜集了她20多年来散见各处的论文,根据内容分成三编。第一编是医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主要说宋、元、明、清中医知识构建和流传机制的社会史分析,以及晚清以来中西医学知识接触后的冲突和交流。 第二编讲宋、元、明、清医疗制度和资源的发展,讨论...
醫療史方麵的人看會有不少啓發,自我感覺還是有些粗淺——要求大牛對論文進行(大規模)修訂,除非TA自己有學術上的自覺,否則純屬癡心妄想
评分具體的研究可能有點瑣碎,不過幾篇講方法論的綜述真是五星以上的好文章,很給人啓發。
评分在圖書館藉到瞭剛入庫的新書,好開心!// 重點看瞭第一章、第五章、第九章和最後兩章。這書其實是由論文閤集改編來的啊。序言中提到醫療史在中國還是個較少有人研究的領域,通過有關疾病的觀念來研究社會,感覺挺神奇的。不過我對曆史學也沒基礎,所以也就是看一看而已吧。。。
评分新知~最後一章正好可以接下去讀《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
评分確切說看不太懂,這種研究隻能運用於近古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