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全三册)

梁书(全三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察(533—606),字伯审, 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杭州西北)人, 南朝历 史学家,先后在梁、陈、隋三朝做官,参与修史工作。他在陈朝时,开始撰梁、陈二史,未成。隋文帝 开皇九年(589年),他又奉诏继续撰梁、陈二史。据说,姚察“博极坟素,尤善人物,至于姓氏所起,枝叶所分,官职姻聚,兴衰高下,举而论之,无所遗失。”在 门阀风气很盛的南北朝时期,史学家的这种学识和修养无疑是很重要的。然而,姚察终于未能完成梁、陈二史,就在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去世了。临终之前,他告诫儿子思廉一定要“续成其志”。

姚思廉(557~637年),字简之,本名简, 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 姚察,在梁朝以文才著称。陈时任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陈灭后入隋,任 秘书丞, 隋文帝杨坚命他继续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陈两代历史。史称其“学兼 儒史,见重于三代”。大业二年(606年)姚察死,遗嘱思廉继续完成这两部史书。 贞观初, 姚思廉任 著作郎、 弘文馆学士。后官至 散骑常侍。 姚思廉继承了父亲遗志,为父亲守丧期满,即上表陈述父亲遗愿,请求继续修撰 二史。隋炀帝下诏准许后,他一直在为此努力工作。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他又受诏同 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在父亲遗稿的基础上,他进一步采择谢昊、 顾野王诸家旧作,经编纂校注,于贞观九年(635年)修成《梁书》《 陈书》。这两部史书的总论为监修魏征所作,其余部分都是姚氏父子几十年心血的结晶。书中有二十六卷梁朝前期人物列传的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云云,可以推想,这些部分是 姚察的原稿。姚思廉受唐太宗诏撰《梁书》时,已年过七旬。太宗命 秘书监 魏徵主持梁、陈、齐、周、隋五史的修撰,并参预撰写论赞,所以卷六敬帝纪后总论梁朝一代兴亡的论赞署名“史臣 郑国公魏征”。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姚思廉
出品人:
页数:870
译者:
出版时间:1973-05
价格:34.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03116
丛书系列:点校本二十四史·清史稿
图书标签:
  • 二十四史 
  • 历史 
  • 梁书 
  • 魏晋南北朝 
  • 中华书局 
  • 中国历史 
  • 古籍 
  • 姚思廉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梁书(套装共3册)(繁体竖排版)》由姚思廉主编,其内容:皇后、太祖张皇后、父穆之、高祖郗皇后、太宗王皇后、父骞、高祖丁贵嫔、高祖阮修容、世祖徐妃、秦弟藻、永阳嗣王伯游、衡阳嗣王元简、桂阳嗣王象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高祖赎身亿万。 昭明太子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梁朝承平数十年,诸王皆好讲...  

评分

高祖赎身亿万。 昭明太子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梁朝承平数十年,诸王皆好讲...  

评分

梁书 >> 本纪第三 武帝下 幸京口城北固楼,改名北顾 梁书 >> 列传第二 昭明太子哀太子愍怀太子 高祖既受禅,有司奏立储副,高祖以天下始定,百度多阙,未之许也。 梁书 >> 列传第四 萧颖达夏侯详蔡道恭杨公则邓元起 颖孚缘山逾嶂,仅而获免。在道绝粮,后因食过饱而卒...

评分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会对诸葛亮上演“空城计”智退司马懿这一章节印象深刻。不过,大多数史论都认为《三国演义》里的这一描述属于杜撰,是为了给诸葛亮抹金,以便塑造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出现这种定论的很大原因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里没有描写这一情节,而裴松之...  

评分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会对诸葛亮上演“空城计”智退司马懿这一章节印象深刻。不过,大多数史论都认为《三国演义》里的这一描述属于杜撰,是为了给诸葛亮抹金,以便塑造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出现这种定论的很大原因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里没有描写这一情节,而裴松之...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将名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评分

"寿酒,不得尽此乎?"

评分

在思想上值得称道之处不多。但它在对历史变化的看法上,阐发了一些可取的观点。姚氏父子都是历经数朝的史学家,梁、陈以至隋、唐之际历史的盛衰兴替、风云变化,促使他们进行认真的思考。书中阐述出的人事对于历史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的观点,当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书中对于政权兴起的解释,虽然使用了一些天意、历数等。陈腐的词汇,但把落脚点还是放在了人事与人谋上。对萧衍建立梁政权和梁朝早期的治绩,书中作了充分肯定:“高祖英武睿哲,义起樊邓,仗旗建号。……兴文学,修郊祀,治五礼,定六律,四聪既达,万机斯理,治定功成,远安迩肃。”在此,人们看到的是杰出人物的历史活动,而不是天意、天命在支配人间治乱。对于辅佐新朝的文臣武将,书中也注重称道他们个人的才华谋略。强调英雄创造历史。

评分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虽然有水分,依然为之神往

评分

嗚呼!天道何其酷焉。雖歷數斯窮,蓋亦人事然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