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係一九五四年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一九八八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一九九八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著有《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我的哲學提綱》、《中國<古代近代現代>思想史論》、《美學論集》、《美的曆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己卯五說》等書。
《美的曆程》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韆年的藝術、文學作瞭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齣瞭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之“浪漫主義”,“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詞、麯各具審美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戲麯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多發前人之所未發。此書於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達幾十萬冊。已有英文、德文、韓文等多種譯本問世。
此修訂插圖本,是作者在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00年版的基礎上,對全書文字作瞭最新訂正。全書插圖作瞭調整,增加瞭四十餘幅重要插圖,用以佐證真論述、豐富其內容。
一、龙飞凤舞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与其说审美,不如更多的说是图腾。 早期传达的更多是活泼、生动、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晚期则转向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 原因是母系社会逐渐转向父系社会。进入早期的宗法制,大规模的杀戮开始。艺术更多...
評分是怀着对中华文明深深的虔诚与崇敬,于是从神话初熟,歌谣乍青的年代开始匆匆迈过一个美的历程,一路上的贝壳与沙砾美得令人不胜欣喜,偌大一个文明古国,我们在后世遥望,竟然可以窥探那些先人的心灵历史。 文明是有传承性的,我一直觉得这种传承性不仅体现在那些古老传...
評分翻开《美的历程》,一下子就被书写的风格打动,那是多么热情洋溢,挥洒自如的文风啊!作者一边以其渊博的学识讲解中国文艺史的知识,一边似乎自己也禁不住流连陶醉般的啧啧赞叹不已。就在若不经意间,竟一下子接触到了多内容——文学,绘画,书法,工艺品,建筑,塑像,园林,...
評分佷美的一部书,从历史的源头,缓缓讲述中华民族对美的认识的演变! 大学文科生,这本书应该是必看的吧! 书中涉及哲学,史学,美学,还有文学,李泽厚先生把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柔和在一起,以人文的关怀,以及独特的叙述语言,侃侃而谈。 美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而且具体地呈现在我...
評分高中历史书的第一课就从中国古代文明开始讲起,长篇累牍地讲述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变迁。得出的结论异常简单:器物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器质地坚硬、易采集,溢美之词基本全献给了铁器,青铜器被戴上一顶叫“历史局限性”的大帽,中看不中用,简...
說話無憑無據,方法論老舊不堪。評分這麼高一定是因為內行人絕對不會看這書的。八十年代這批書都非常嗬嗬
评分優美有力的語言,概括瞭中華之美,實為李先生中國美學經典之作
评分文人相輕啊,其實李澤厚還是可以的,走的是通俗唱法的路子,在極富專業精神的瀋老看來自然有些不入流瞭。
评分大概對最初的文化還是存有疏離之感……後麵的章節令人非常受教。此書完成於1979年,難得瞭。
评分有收獲。最欣賞漢之古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