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诗言志辨 朱自清 诗经 诗歌 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研究 中学
发表于2025-05-04
诗言志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自清(1898―
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
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
系。先后任教于清华大
学、西南联合大学。以
散文创作著名,学术研
究上亦多有实绩,代表
作有(诗言志辨》、《经典
常谈》等。
朱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对陌生于中国古典诗歌源流的鄙人而言,要完全将它消化下来还是显得比较艰难。四篇论文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脉络里与前人对话,目的是厘清线索,澄清当时流行的一些诗学观念误区——问题的探讨主要限定在学科内部,属于纯粹的学理问题。
评分经典之作。
评分本书是对“诗言志”这一概念流变的梳理,作者运用史的方法细致严谨地展现了”诗言志”内涵和外延的变迁,将“诗言志”细分为“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四个部分;对“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等儒家诗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做了精妙的阐释。全书行文平稳妥帖,不矜才使气,无惊世奇谈,但每每从小处见大气象,从波澜不惊中得到精凿不移的真知创见。本书难点是理解对几个重要概念范畴的关系,从本书中会对古代统治阶层采用的“诗教”和“赋诗言志”等有比较清楚明白的理解,是一本很值得研读的学术著作。
评分不知是他说的不清楚,还是我读得不仔细?要像老刘一样读朱自清。
评分台版~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首先有些惶然。从“言志”到“缘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流变,总感到有失恰当。因为,说到“缘情”,似乎就不能不说到“咏怀”,不能不说到“体物”……但“言志”作为古代源远流长的创作观念,在诗歌传统的流变过程中,早就涵盖了“缘情”...
评分朱先生的国学底子本来就有限,但算是比较勤奋的那种。教课之余,可能是根据讲义写的这几本小书。书中颇爱引经据典,但行文逻辑实在是有问题。古义泯灭,讹传纷纭,本来是比较难讲的。经朱先生一讲,搞得我会陷于绝望。本来就不明白,越讲越不明白。当年闻一多先生对朱先生的学...
评分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成员。它诞生的时间最早,但同时也是最不好理解的,如何理解诗,如何受用诗成为重要的课题,因此“诗言志”这一观念的产生就很好地解释了以上难题。诗言志不仅对诗歌理论有直接的启发,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难怪朱自清先生在《诗...
评分朱先生的国学底子本来就有限,但算是比较勤奋的那种。教课之余,可能是根据讲义写的这几本小书。书中颇爱引经据典,但行文逻辑实在是有问题。古义泯灭,讹传纷纭,本来是比较难讲的。经朱先生一讲,搞得我会陷于绝望。本来就不明白,越讲越不明白。当年闻一多先生对朱先生的学...
评分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成员。它诞生的时间最早,但同时也是最不好理解的,如何理解诗,如何受用诗成为重要的课题,因此“诗言志”这一观念的产生就很好地解释了以上难题。诗言志不仅对诗歌理论有直接的启发,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难怪朱自清先生在《诗...
诗言志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