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当代作家。1973年10月3日生于成都平原的小镇。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他在1998年出版散文随笔集《火与冰》,引起巨大反响。同年出版《铁屋中的呐喊》,“抽屉文学”之名在大学校园不胫而走。此后三年间,先后出版了《文明的创痛》、《说,还是不说》、《尴尬时代》、《想飞的翅膀》、《爱与痛的边缘》和《老鼠爱大米》等作品。
《香草山》是作者余杰的一部自传性质的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廷生、宁萱从不相识到相识,从一般朋友一步跨越到亲密恋人,自是有很多浪漫和传奇色彩,但是,作者并不是要刻意表现他的恋爱生涯,而是在诠释“我们”为什么爱,为什么“我们”爱的背后不仅仅是甜蜜,而且还有无尽的叹息和受苦、奋斗、不可战胜的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自由灵魂。
1998年4月《火与冰》刚出来时知道了余杰,那时12岁,正是思想启蒙的时候。余杰(恰当地说是他书中介绍的那些大师)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火与冰》中我知道了李敖,知道了王小波。 可是这本《香草山》,我不得不说是垃圾。将自己的老婆虚拟成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子已...
评分是飘飘介绍我看这本书的,当时正开学,我在准备计算机二级c考试,每天晚上自习到11点回寝室后就马上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完全沉浸在宁萱和廷生的精神世界里头了,随着他们的开心而开心,悲伤和悲伤。尤其喜欢宁萱说的:世事喧嚣,人生寂寞。我一直以为,支撑我生活的动力,便...
评分世事喧嚣,人生寂寞. 也许正是这两句话让我喜欢上<香草山>,那个与我同样来自扬州的女子,她娟秀的文字所击中的岂止是一个人的灵魂? 看着大二那年记下的笔记,夜色温柔.当真又到春暖花开季节. 烟花三月,家乡的月色还好吗? 曾发誓而立之前再不读先生,终不忍,冬夜,偶阅,通体寒冷, ...
评分先是看了《香草山》的节选,也就是宁萱写给延生的第一封信,觉得文字很干净有味道,以为会是一部非常温暖而真挚的小说,结果买来看后,直呼上了大当。文字中流露的感情相当做作肉麻,内容冗长,看前言的感觉是作者和太太共同完成的,如果宁萱的那部分可以看作是作者太太执笔的...
评分宁萱与延生的通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让我重新审视,我终究要追求什么。 是宁静的幸福?是简单的快乐? 幸福和快乐又是什么呢?爱情和未来又是什么样子呢? 我一直觉得,一种有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那么分享的人又在哪里呢? 黑德格尔说:“...
奶奶以及文革那两个部分,应该是余杰从父辈了解到的信息,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后来他走上那样的道路~ 其他的部分真心一般
评分金银岛,香草山,古老传说。
评分余杰和其他所有文学青年一样自恋
评分矫情到了搞笑,扯淡到了酸爽,意淫到了抽风。如果这本是自传的话,真的可以解释蛮多事情,比如为什么会觉得男女主人公都有病
评分奶奶以及文革那两个部分,应该是余杰从父辈了解到的信息,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后来他走上那样的道路~ 其他的部分真心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