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举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那么,一座是张爱玲,另一座无疑就是萧红。然而萧红悲剧性的命运注定她与众不同。民国时期的才女中,冰心有着学者的沉静与母性的温柔,张爱玲是没落贵族的高傲与冷漠,苏雪林才气横溢,有时咄咄逼人。她们都有着高雅的生活,有丰富的内涵与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冰心与苏雪林都享高寿,成为海峡两岸文坛祖母。而萧红,永远是31岁,她的人生定格在那一刻,她悲剧性的命运,她沉郁的悲哀铸成了她作品的丰碑,却也如同一片秋后的枫叶,萧萧而下,在雨中零落成泥。
萧红(1911-1942),女小说家。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1929年就读于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1930年因抗婚离家出走,后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中。1932年回哈尔滨开始写作。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在青岛写作小说《生死场》,1936年秋去日本养病,翌年返回上海,写作多篇小说。1940年流亡香港,直至病逝。
最近读了萧红的三部小说,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一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属于“左翼”作家中的“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作品多为“抗日文学”。以上三部小说都与作者的故乡呼兰这个小城有关,...
评分最近读了萧红的三部小说,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一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属于“左翼”作家中的“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作品多为“抗日文学”。以上三部小说都与作者的故乡呼兰这个小城有关,...
评分读完整本书,感到每个故事都是一个悲剧。一个故事开始总是平平淡淡的,到后头总会有离别的,死人的,我看着也不悲伤,我觉着那样描述下他们应该就得死了的。也可能是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不能深刻体会吧。 书中没有一处提到人死后悲伤,我印象中没有提到过,像是死了人也正常...
评分每次读到萧红的文字就想哭。
评分"萧红怎么把自己的一生过成这样?" 那该过成什么样呢 什么样的一生不是一生
评分若以地域划分作家的话,东北作家群历来是中国文化圈较为薄弱的一环。索性东北作家群里有萧红这样的人物,虽不能提升起东北作家群的整体质量,但终归证明了东北这块蛮夷之地同样是能诞生优秀的作家的。作为与张爱玲比肩的民国才女,萧红的一生或许更为命运坎坷。相同的“争取自我”、“离家出走”、“遇人不淑”...张爱玲至少靠自己走到了很远,萧红却一再地怀孕时被人放弃到最后过早的因病离世。《小城三月》里的短篇,多半可以看做是萧红与萧军共同生活时的记录,整日挨饿、受冻、借钱度日…萧红的世界物质与精神同样是营养不良的,这匮乏反馈到文学里却成就了异常的丰盈。
评分幼童般的天真、纯美与残酷。
评分[只有我们的马车,因为载着翠姨的愿望,在街上奔驰得特别的清醒,又特别的快。雪下的更大了,街上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我们两个人,催着车夫, 跑来跑去。一直到天都很晚了,鞋子没有买到。翠姨深深地看到我的眼里说:“我的命,不会好的。”我很想装出大人的样子,来安慰她,但是没有等到找出什么适当的话来,泪便流出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