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举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那么,一座是张爱玲,另一座无疑就是萧红。然而萧红悲剧性的命运注定她与众不同。民国时期的才女中,冰心有着学者的沉静与母性的温柔,张爱玲是没落贵族的高傲与冷漠,苏雪林才气横溢,有时咄咄逼人。她们都有着高雅的生活,有丰富的内涵与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冰心与苏雪林都享高寿,成为海峡两岸文坛祖母。而萧红,永远是31岁,她的人生定格在那一刻,她悲剧性的命运,她沉郁的悲哀铸成了她作品的丰碑,却也如同一片秋后的枫叶,萧萧而下,在雨中零落成泥。
萧红(1911-1942),女小说家。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1929年就读于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1930年因抗婚离家出走,后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中。1932年回哈尔滨开始写作。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在青岛写作小说《生死场》,1936年秋去日本养病,翌年返回上海,写作多篇小说。1940年流亡香港,直至病逝。
读完整本书,感到每个故事都是一个悲剧。一个故事开始总是平平淡淡的,到后头总会有离别的,死人的,我看着也不悲伤,我觉着那样描述下他们应该就得死了的。也可能是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不能深刻体会吧。 书中没有一处提到人死后悲伤,我印象中没有提到过,像是死了人也正常...
评分春天,流逝。 小城,平复。 《小城三月》,一个关于小城春天的故事,一个在新旧时代交替的哀曲,一段在喧嚣过后凝视无语的情殇,一段埋没在小城三月春光里的恋情。那是一个美丽女子在这春的悲哀与爱的祈盼中柔肠寸断,那个笼罩一切而又窒息一切的无边夜幕。 ...
评分《小城三月》这部作品,我读了三遍,每读一篇,心里都会有莫名的失落,从初读时的隐约的伤感,到再读它时的心潮澎湃,到最后似乎变得有一些沉静,就像作者那小孩般的平静的叙述,对于这个悲剧的最终的形成,似乎是早就注定的,它在那个陈旧、封闭、黑暗的社会里也许不过是那许...
评分最近读了萧红的三部小说,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一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属于“左翼”作家中的“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作品多为“抗日文学”。以上三部小说都与作者的故乡呼兰这个小城有关,...
评分每每读到冬夜买不到绒线鞋的失落就很替翠姨难过。
评分像话本子上的故事,小姐看见了俊书生,抑抑而亡。我喜欢后面茫然的堂哥的角度。这不是恋爱,他只是被暗恋啊。
评分"萧红怎么把自己的一生过成这样?" 那该过成什么样呢 什么样的一生不是一生
评分我是有点想不通翠姨的性格。看重一样东西,要扭捏作态n次去买,买不到就叹自己命不好。她真的喜欢表哥吗?不见得,只是向往表哥那样的生活吧。她真的热爱读书吗?也不见得,因为她只是想通过入学这个念头让自己与他们更匹配。不过,诚然翠姨的性格胆怯,敏感,造成之后一系列的悲惨命运。其实也反映出底层姑娘的不幸吧。从来无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生也不知自己要什么。只是隐隐觉得,想要逃离,逃避,束缚与挣扎的矛盾。
评分我是有点想不通翠姨的性格。看重一样东西,要扭捏作态n次去买,买不到就叹自己命不好。她真的喜欢表哥吗?不见得,只是向往表哥那样的生活吧。她真的热爱读书吗?也不见得,因为她只是想通过入学这个念头让自己与他们更匹配。不过,诚然翠姨的性格胆怯,敏感,造成之后一系列的悲惨命运。其实也反映出底层姑娘的不幸吧。从来无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生也不知自己要什么。只是隐隐觉得,想要逃离,逃避,束缚与挣扎的矛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