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讲述主人翁五龙为了填饱肚子来到城市,在米店做伙计,饱受欺凌和漠视,经历了接连不断的阴谋和杀机。他霸占米店,凭着骨子里的狠劲儿渐渐发迹,成为小城一霸,从此展开对仇人的报复,引发众人生死沉浮。五龙ZUI后也被人报复,濒死之际他带着一火车大米,在回乡的路上死去。
《米》有评论家称之为“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总之,《米》是苏童为数不多的长篇中最值得重视的一部小说。
小说的前半部分被翻拍为电影《大鸿米店》,因为过于真实地描写了人性,雪藏七年才被解禁。
★《米》是当代文学大家苏童首部长篇、声名鹊起之作。苏童说,“我第一次在作品中思考和面对人及人的命运中黑暗的一面。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痛苦、生存和毁灭的故事,我写了一个人有轮回意义的一生。”
★《米》自1991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豆瓣评分8.2,已成为当代不得不读的文学经典
★灰色电影《大鸿米店》原著作品,电影因过于真实地描写了人性而被禁七年,只演出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
★全新设计,质感用纸,精装典藏,苏童亲写新序推荐
苏童
1963年生于江苏苏州,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主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罂粟之家》《妻妾成群》等,长篇小说《米》《菩萨蛮》《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黄雀记》等。2009年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0年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5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获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意等各多种语言。
前几天和朋友在讨论一个问题,关于“人本质”的看法,她坚持认为,人因智慧(脑部心智)而称其为“人”,生下时为兽,长大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杂质(这是生命美丽有趣也是残酷的原因之一),不重新靠智慧锻造自己就一直是兽。 “成为人”,意味着,朝着“神”(最大智慧与善的集合...
评分 评分关于《米》的几点思考 第一次看苏童的小说,在老四的强烈推荐下翻开了《米》。书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生活在饥荒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扭曲的人性,肮脏的勾当和情理之中的结局在这瓦匠街上一一呈现开来。 一、 失落的乡村和异化的城市 乡村,出现在五龙的回忆和梦中...
评分第一次读苏童的小说是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七楼文学库。忘记是哪个出版社的了,油绿色的封面,右下角记得有一剪栀子花,因为背景色的缘故素白的花朵带着些些绿意,恍惚看到夏日飘飞的裙角。 读书的时候喜欢随便挑一篇感兴趣的,漫无目的地读,那天不知道为什么样的心情选了...
评分脚踏实地的滋味 当是一腔米的味道 这个少年便从一辆运米的火车上流浪而来 这并不是目的地 他从来没有目的地 任何时候 他都觉得他仍在火车上 没有来过这条瓦匠街 与这座城市 颠簸的火车 繁杂的码头 逼塞街头巷尾 泛着光的钢筋 结着巴的铁锈 发着霉的朽木 这便是生...
我们生于莫名的欲望,挣扎着存活于莫名的欲望,死于莫名的欲望。
评分八年之后重温:饥饿是罪恶之源,苏童是阴暗至极。
评分有人说五龙是被逼迫成了后来的恶棍,但我觉得他性格里的记仇和憎恨感才是根源。时代必然有问题,它改变和扭曲了一部分。但人性本身是复杂的,跟大鸿米店有关的人,都有让人感到真实但不适的地方,女人浅薄、短视、放荡,男人凶狠、算计、自私。整个小说读下来,就萦绕着一种憋闷、窒息感。
评分有人说五龙是被逼迫成了后来的恶棍,但我觉得他性格里的记仇和憎恨感才是根源。时代必然有问题,它改变和扭曲了一部分。但人性本身是复杂的,跟大鸿米店有关的人,都有让人感到真实但不适的地方,女人浅薄、短视、放荡,男人凶狠、算计、自私。整个小说读下来,就萦绕着一种憋闷、窒息感。
评分给人的感觉很不错 书的内容更是优于书的本身 是本不错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