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本书是黄仁宇先生七十年代以来的多篇论述加上两篇新稿,重新编印发行的增订版。作者以其一贯提倡的大历史观点,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角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使得过去许多看似不合理的事迹,获得前因后果连贯的合理性。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独特的历史观察人所未察,独具慧眼,发人深省。
本书包括:从《三言》看晚明商人、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等内容。
黄先生的确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资本主义和中国。但是他驾驭文字的功夫不怎么样,不知道是不是更多的时间是以英文在写作。特别是连续看过他的几本书后,感觉这本书最乏味。当然,这可能也跟我看的顺序有关。
评分读不懂的书,试图努力去读。对于历史,应该有一个谨慎的态度,虔诚的去解读。 全书分为几个部分,主要是黄先生近三十年来几篇不同时期的论文,篇章的选集。从《三言》去看待明朝的个体经济,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虽说小说里的故事不能作为依据或者参考,可黄先生从中抽离,...
评分黄先生的确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资本主义和中国。但是他驾驭文字的功夫不怎么样,不知道是不是更多的时间是以英文在写作。特别是连续看过他的几本书后,感觉这本书最乏味。当然,这可能也跟我看的顺序有关。
评分读黄先生的《放宽历史的视界》,收益颇大。对封建、资本主义、帝国集权的认识确宽泛了,认识确明晰了。 从开始接触“资本主义”这个名词,教科书或日常生活给予的直接印象或答案就是贬义的,资本主义是剥削、压榨和侵略的代名词。历史教科书中教给我们的多是至善和...
评分这本集子收录黄仁宇先生《从<三言>看晚明商人》、《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明代史和其它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中国近五百年历史为一元论》等文章。 就读者而言,这本书可算是枢纽之作,我之前所读,有...
看完以后我就记住了一个术语:“可用数字管理的”(mathematically manageable)
评分主要论述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在中国明朝时期的不可能,不建议没有谙熟明史和历史的一般研究方法的人士阅读。
评分学力不济,读不了这种天马行空的文= =
评分这本书分析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中西方的历史差异,很多详细有趣的史料,开篇是分析三言二拍里的明朝是否是"资本主义萌芽",我好像在看一部学术版的冰与火之歌
评分又是一本黄仁宇文章的合集,所以文章结构很不咋地。就是只看单一的文章,也能看出黄仁宇身上有很多旧文人的色彩-“写文章很罗嗦,逻辑不是很清楚”,很有点像现在的文艺青年。这本书在现在看来只有历史价值,除非你想研究黄仁宇的思想变迁,否则直接去看《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