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風景,似乎是二十年來中國電影的一個恰當的象喻……時陰時雨,間或有若乾陽光燦爛的日子;為巨大的希望所鼓舞,又為現實睏厄所製約;在綿長的期待、躁動中失陷復崛起;在“後現代”的錶述中遭遇著前工業社會的現實。
《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是一部電影文化研究專著,收集瞭作者1987年以來關於電影文化研究的論文17篇。這些論著從文化研究的視角齣發,利用嶄新的理論資源對新時期的電影進行瞭詳盡的分析。作者在對新時期齣現的電影文本進行細讀的同時也對新時期産生的電影作者代群進行瞭分析,從而準確地把握瞭新時期電影發展狀況,並揭示瞭其與新時期以來社會文化的巨大變化所形成的奧妙的互動關係。
戴錦華,北京人。曾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係。現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係教授。他曾在美國,歐洲,日本,中國香港、颱灣等數十所大學任客座教授,從事電影史論、女性文學及大眾文化領域的研究。著有《浮齣曆史地錶——現代中國婦女文學研究》,《電影理論與批評手冊》,《鏡與世俗神話——影片精讀十八列》,《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電影批評》,Cinema and Desire: A Feminist Mac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專著10餘部。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历史是非常看重的,通过历史来了解过去,从之前发生的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自身在以后的发展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中国国内的历史往往是对历史上的少数人物的描写,对于广大的老百姓的生活等的描写就只能是一个非常大概的评价。在电影这个新事物广...
評分我首先让你们看见。——大卫·格里菲斯 电影史上的奠基人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的这句话,在戴锦华老师的解析看来是如此的朴素,却又是如此的到位。其中是电影呈现给我们的两种方式让我们看见,一种是把不可能的、你始终不可能用你的身体用你的眼睛在现实中去目击的奇迹,那就...
評分 評分美文而又深度,偶然的邂逅的一本書,提高逼格必備書
评分很遺憾,一直沒機會聽戴老師的課。不過,我覺得她的書寫得並不精彩,太糾結於遣詞造句瞭。
评分我和電影批評文化研究這種東西八字不閤(雖然總是被誇有搞這個的天賦ORZ)所以對內容沒法說什麼,我想說的是她這個銀鐲女子氣甚重的文筆,也許有很多人覺得很好吧,不過我確實是讀不下去,目不忍視。。。哦對瞭,她這種風格叫“文字”。。。
评分霧中風景寫中國電影,從1978到1998,20年曆經四五六代,當時一些篇什及論斷已成為後來的經典,譬如女性主義的兩篇文獻,及其中對《人•鬼•情》的論斷“迄今為止中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女性主義電影”,對《血色清楚》《二嫫》的解讀亦足夠精闢,後麵的篇章亦可補足90年代中國電影的文化景象。但是從這本書裏也可以一窺當今電影學者對“戴爺”的批評或不滿,如同一個短評裏所調侃的,“‘敘境’是‘敘利亞邊境’的意思麼?”,除“敘境”外,類似的詞還有“象喻”,以及布滿全書的“能指”“閹割”“東方式殺子”“弑父”“菲勒斯”等西方理論話語,在對張藝謀、 何平進行後殖民主義批評的同時,也許自己亦掉入到瞭學術殖民的怪圈當中。
评分美文而又深度,偶然的邂逅的一本書,提高逼格必備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