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风景

雾中风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戴锦华
出品人:
页数:443
译者:
出版时间:2006-2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045275
丛书系列:培文·电影
图书标签:
  • 戴锦华
  • 电影
  • 电影理论
  • 电影批评
  • 中国电影文化
  • 文化研究
  • 电影评论
  • 艺术
  • 雾中风景
  • 风景画
  • 迷雾
  • 意境
  • 旅行
  • 人文
  • 情感
  • 摄影
  • 诗意
  • 远方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雾中风景,似乎是二十年来中国电影的一个恰当的象喻……时阴时雨,间或有若干阳光灿烂的日子;为巨大的希望所鼓舞,又为现实困厄所制约;在绵长的期待、躁动中失陷复崛起;在“后现代”的表述中遭遇着前工业社会的现实。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是一部电影文化研究专著,收集了作者1987年以来关于电影文化研究的论文17篇。这些论著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利用崭新的理论资源对新时期的电影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作者在对新时期出现的电影文本进行细读的同时也对新时期产生的电影作者代群进行了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了新时期电影发展状况,并揭示了其与新时期以来社会文化的巨大变化所形成的奥妙的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戴锦华,北京人。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他曾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台湾等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列》,《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电影批评》,Cinema and Desire: A Feminist Mac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专著10余部。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余塔瞭望
余塔:重读第四代
断桥:子一代的艺术
遭遇“他者”:“第三世界批评”阅读笔记
性别与叙事: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
《人·鬼·情》:一个女人的困境
寂静的喧嚣:在都市的表象下
《心香》:意义、舞台与叙事
第二部分 幕落幕启
裂谷:后89艺术电影中的辉煌与陷落
历史之子:再读“第五代”
《霸王别姬》:历史的景片与镜中女
《血色清晨》:颓坏的仪式与文化的两难
《炮打双灯》:类型·古宅与女人
第三部分 镜城一隅
梅雨时节:1992-1994年的中国电影与文化
《二嫫》:现代寓言空间
雾中风景:初读“第六代”
狂欢节的纸屑:1995中国电影备忘录
冰海沉船:中国电影1998年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雾中风景》:中国商业电影崛起前的“冰海沉船”史 戴锦华的这部电影评论集《雾中风景》是什么意思? 书中在多篇文章中作了揭示。 首先声明一下,对戴锦华的文章语言,我保持谨慎的喜爱。曾经我在写影评的时候,对戴锦华的文风多有模仿与习练,所以今日看来,看她的文风有...

评分

评分

After reading this book, I am amazed by Dai Jinhua’s broad knowledge of western film theory, in-depth and “altern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cinema and an integration of poetic language and academic writing. The book is an anthology of her works of Chine...  

评分

读《雾中风景》。在影视作品基础之上分析1978-1998中国历史,扎实而深入,电影是世界的窗口。中国历史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在世界历史的关联之中。《红高粱》式虚构可以呈现非虚构的存在,类创世神话。性别分析论述非常精彩,漠视性别也是不尊重性别,对女性的双重标准在电影中得...  

评分

初次听闻戴锦华,是在GQ的一篇报道里,里面提到,这位北大的教授在讲课时谈到叙利亚战争,几乎哽咽地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人文学者,世界上几万公里之外的任何苦难,我们都应该感到悲伤。”后来,我渐渐的了解到戴锦华的研究领域横跨电影研究、文化研究、性别研究。电影...  

用户评价

评分

美文而又深度,偶然的邂逅的一本书,提高逼格必备书

评分

毫无疑问的“写得好”——某种意义上将敏锐观察力和具有观赏性的文字风格结合得非常好。篇篇文章透露大气且深情的学者气质,以及对电影之爱。同时,戴那种前辈的见识为身为后辈(有趣的98年分界点)的我从文化研究角度提供把握陌生时期电影阶段的状况和当时文化现状的机会。对于导演代群的分析是主要阅读对象,不熟悉影片居末,其他居中。尽管有诸多优点,却难称自己深爱此书。理由之一,便是个人无法欣赏前述的“结合”(尽管难望项背),还是更偏爱较朴实、学理性更强的研究分析。如评论所言,各种符号使用自如(或有些过度),是鲜明的作者风格。较桑塔格,戴批判力不够,震撼力也随之减弱。

评分

散文创作

评分

最喜欢的评论家,最想考的博导,最想成为的女学者。

评分

很遺憾,一直沒機會聽戴老師的課。不過,我覺得她的書寫得並不精彩,太糾結于遣詞造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