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又重读了前三篇,读起来确实比小说要费脑子好多,但是仔细看下来很有意思。 小说是充满感性的,因为内心有太多的感性无法全部释放,小说就打开了另一个窗口,能更深刻地感受人世间的百种情怀,消极一点儿说,很有逃避现实的感觉。 这本随笔集充满了“涨姿势”的理性感,光...
评分这本书说的是常识。其实常识绝非尽人皆知,很多人之所以活得浑浑噩噩,不是因为缺少大道理,而恰恰是因为缺乏常识。 第一篇说了一些有关吃的事儿,重点在饮食与文化基因的问题,说思乡实际上是生理上思念家乡的吃食儿,是从小形成的饮食习惯决定的。阿城讲了自己一段有趣的经...
评分同王小波一样长在北京的阿城,言语中永远充沛的幽默感和调侃味道让他的文字成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利器。 阿城这个人应该是少年早熟的,12岁便已遍览当时能读到的众多中西文学名著,这种阅读的天分在他的文字里充分体会到,无论文理,到他手里,似乎可以很快得其精粹,写作...
评分阿城的文字,是我在活着的中国作家中看得最多的。他的每篇文章我都熟悉,也疯狂地搜集他散落在讲座、访谈、台湾杂志中的只言片语。最早是看阿城的小说,惊讶于文字的精到准确,有些分明是笔记小说的写法,血统正,有古意。后来看本书,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世上最不可解释之事,...
评分《常识与通识》是阿城在海外写给《收获》的专栏,大概是96、97年左右,那时同时在《收获》开的一个专栏是《文化苦旅》余秋雨开的,结果余秋雨一下子就火了,书就印了单行本,那时我也追捧的不行,买盗版书来看,直到前年我读到了阿城的这本《常识与通识》才知道自己的盲目,比...
书挺好,可惜不是我的菜。
评分我当时以为只要不去理政治就可以了,不料政治可以很方便地阻挡常识。
评分胡说八道,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颇有民哲、民科之风。阿城完蛋。
评分清谈与讽刺。很短很好笑。
评分阿城之文,无可指摘,关于常识的论述,远胜文道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