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高尔基(1868.3.28―1936.6.18)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英文:Maksim Gorkiy,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
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
本集中收入了我国读者以前未曾读过的高尔基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发表在俄罗斯也只是最近几年的。这些作品有政论文《两种灵魂》、《不合时宜的思想》(节选),给列宁、罗曼·罗兰、丘科夫斯基、亚戈达、斯大林等人的信。两种灵魂》集中反映了1905年革命后高尔基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长达十年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是一篇具有真知灼见,但也不无偏激的东西方文化比较论文。《不合时宜的思想》在前苏联曾被禁读达70年之久,直到1988年才重新出版。在这部写于十 月革命前后的著作中,一直向往革命、呼唤革命的高尔基冷静地分析了与革命大潮相伴的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过程,尖锐地批评了暂时的革命者(真正的假革命)破坏法制、滥用暴力、摧残、 文化的罪行,热烈地呼吁发展生产、尊重文化、尊重科学和知识分子、弘扬人道主义、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论人的全然败坏作者:陈翰捷 提交日期:2007-7-9 9:25:00 | 分类: | 访问量:25 “让我们回想以下,心地善良的俄国人是怎样把钉子钉进基辅、基希涅夫和其他城市的犹太人的头颅里;1906年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的工人们是怎样把自己的同事活活地投...
评分高尔基不愧是高尔基,简直就是名言警句制造机,无论是直指现象本质,还是用隐喻讽刺去揭露某些社会现象,都能感受到他文字的力度,穿透书本直达人心,将彼时急功近利、虚无而不善于思考的“革命者”的浅薄鄙陋之处一一展现。他对黑暗的痛恨和抵御黑暗的意志力是无可比拟的,更...
评分高尔基不愧是高尔基,简直就是名言警句制造机,无论是直指现象本质,还是用隐喻讽刺去揭露某些社会现象,都能感受到他文字的力度,穿透书本直达人心,将彼时急功近利、虚无而不善于思考的“革命者”的浅薄鄙陋之处一一展现。他对黑暗的痛恨和抵御黑暗的意志力是无可比拟的,更...
评分不合时宜的思想 (俄)高尔基著,余中一、董晓译,作家出版社,1998 这是由林贤治先生主编的《曼陀罗译丛》之一种,作者是曾经在国内大名鼎鼎的高尔基,那个在暴风雨中呼喊的“海燕”。这本书颠覆了高尔基在我心目中固有的形象,原来一直为正统所尊崇的高大全的高尔基,竟然有...
评分高尔基不愧是高尔基,简直就是名言警句制造机,无论是直指现象本质,还是用隐喻讽刺去揭露某些社会现象,都能感受到他文字的力度,穿透书本直达人心,将彼时急功近利、虚无而不善于思考的“革命者”的浅薄鄙陋之处一一展现。他对黑暗的痛恨和抵御黑暗的意志力是无可比拟的,更...
阶级意味太强
评分阶级意味太强
评分高尔基在主持《真理报》文艺时呈现出的对“革命的真实现状”的认知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虽说这种言论就今日的眼光来看,绝不再有新意,但仍然标识着“现实中的最清晰的目光”。
评分用作研究高尔基,或者丰满被面具化的高尔基
评分高尔基在主持《真理报》文艺时呈现出的对“革命的真实现状”的认知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虽说这种言论就今日的眼光来看,绝不再有新意,但仍然标识着“现实中的最清晰的目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