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摘录一点凯利谈论美国国防的问题 "美国潜艇有很多年比苏联潜艇的噪声低,是由于美国的齿轮成形设备较好,但这类设备后来卖给了苏联。滚珠轴承的研磨设备也有同样的情况,卖给苏联后可以将他们的导弹命中准确性提高8-10倍“ 洛轴现在是美国人的了。今年显然是制造业的寒冬...
评分准确来说这本书的内容与标题并不能很好的对应。内容讲的是作者一生设计过的飞机,与设计过程关系不大。不过这显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设计过程和其中遇到的问题可都是机密,并不能说。 尽管内容与标题并不能很好的相符,但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因为首先,这本书很短,...
评分 评分之前对凯利·约翰逊是一无所知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是飞行器设计领域发展的重大推手,不禁感叹,中国在相关领域上从始至今的差距,像凯利这样的传奇设计师,得力于这个时代,也得力于他在专业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是美国梦的实现者,今天我们一直在讲的中国梦同几十年前的美国没什么...
评分之前对凯利·约翰逊是一无所知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是飞行器设计领域发展的重大推手,不禁感叹,中国在相关领域上从始至今的差距,像凯利这样的传奇设计师,得力于这个时代,也得力于他在专业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是美国梦的实现者,今天我们一直在讲的中国梦同几十年前的美国没什么...
我第一次去西雅图的航空博物馆时,就被正中心的“黑鸟”给震住了。洛克希德六十年代研制的三倍音速飞机,至今还保持着飞机的最高速度记录。书里面关于当年测试超高音速飞机的描写挺有趣的:作者找到军方,说如果能有一大堆5英寸火箭,就可以把机翼模型安装在火箭上,发射足够多次数后,就可以找到最佳的机翼设计,军方立刻向南朝鲜发命令,火箭发射停止半天,把剩下的都给他送回来。作者回到工厂时,已经收到了460枚火箭…既讲实证主义,出手又土豪的美国,确实干过不少很疯狂的举动,40年代还曾经用包括一艘航母在内的几十只舰船测试原子弹爆炸…这样的事放到现在,纳税人肯定要造反了。如今随着弹道导弹的进步,超高音速已不再是飞机的首要任务,也许不会再有比“黑鸟”更快的飞机了,但人类对速度和性能的追求还会继续。
评分这是一本平凡的传记,记录一个平凡而勤奋努力的普通人,在坚持自已梦想的道路上前进了五六十年以后所能够达到的高度,如此一生,可无悔矣。用作者的话来说,已经超过了所应得的。 用梁启超的话说:但求耕耘,莫问收获,人生当复如是。
评分经典
评分看完这书有几个感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再12岁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精英团队,小圈子对创新有益。 工程上的改进有时甚至是多少人用生命换来的。我指的是试飞员。 工程研制的目的绝对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而不是空想或者评奖晋升,但有时需要敏锐的发现需求。
评分抱着不同的心态阅读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吧?我感触深刻的是作者作为一个努力、积极的人、工程师的很多细节.有些书是拿来感受的,不是拿来“学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