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上高中时看过,90年代航空工业出版社的版本,译者是大名鼎鼎的运10主设计师程不时。 20多年前看这本书,是用军迷的心态,囫囵吞枣,看完除了觉得约翰逊太牛,U2 SR71太牛之外,没留下太多印象。 这个新版本原本是买来怀旧,但仔细翻翻,收获还有不少。 作为飞机设计师,...
评分 评分 评分准确来说这本书的内容与标题并不能很好的对应。内容讲的是作者一生设计过的飞机,与设计过程关系不大。不过这显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设计过程和其中遇到的问题可都是机密,并不能说。 尽管内容与标题并不能很好的相符,但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因为首先,这本书很短,...
评分1,“鼬鼠工程队”的工作原则确实很好,但企业壮大之后却很难适用,’效率‘与’制度‘之间的冲突现在看来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2,凯利这样的人很难不取得成功,所谓的美国梦。3,希望我国航空有朝一日能迎头赶上吧。
评分抱着不同的心态阅读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吧?我感触深刻的是作者作为一个努力、积极的人、工程师的很多细节.有些书是拿来感受的,不是拿来“学习”的.
评分文中对于试飞者牺牲的清淡描写让人震撼。作为飞机制造的太祖级人物,书中最后的猜想很有借鉴意义。
评分我第一次去西雅图的航空博物馆时,就被正中心的“黑鸟”给震住了。洛克希德六十年代研制的三倍音速飞机,至今还保持着飞机的最高速度记录。书里面关于当年测试超高音速飞机的描写挺有趣的:作者找到军方,说如果能有一大堆5英寸火箭,就可以把机翼模型安装在火箭上,发射足够多次数后,就可以找到最佳的机翼设计,军方立刻向南朝鲜发命令,火箭发射停止半天,把剩下的都给他送回来。作者回到工厂时,已经收到了460枚火箭…既讲实证主义,出手又土豪的美国,确实干过不少很疯狂的举动,40年代还曾经用包括一艘航母在内的几十只舰船测试原子弹爆炸…这样的事放到现在,纳税人肯定要造反了。如今随着弹道导弹的进步,超高音速已不再是飞机的首要任务,也许不会再有比“黑鸟”更快的飞机了,但人类对速度和性能的追求还会继续。
评分高中时最喜欢的书。作者是美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师,系统工程师,臭鼬工厂的首任领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