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林语堂 小说 京华烟云 中国文学 民国 现代文学 经典 中国
发表于2025-02-22
京华烟云(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它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本书译为《瞬息京华》。林语堂原本打算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译成,此后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写出了《京华烟云》。
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苦逼工作两年第一次完整看长篇小说有没有。。四世同堂是穷人的北京,烟云是有钱人的北京。第一部小清新,第二部赤祼祼克隆红楼梦,第三部抗战史教科书。。。然而它仍然非常吸引我看下去,我真诚地关心下一章每个人的命运如何铺展,也热衷书中对北平一切风物的描写,喜欢这本书是和喜欢这个城市相连的
评分曾经一口气连着看完了上下册,到目前为止第一次这么爱不释手的书
评分难忘老北京的景致,难道木兰出嫁,难忘木兰的柔情,木兰啊, 莫愁啊,立夫啊 ,阿菲啊,姚老爷子,这一大家子的风风雨雨
评分难忘老北京的景致,难道木兰出嫁,难忘木兰的柔情,木兰啊, 莫愁啊,立夫啊 ,阿菲啊,姚老爷子,这一大家子的风风雨雨
评分讨厌姚木兰=-=
最近在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说来惭愧,长到20几岁,很多名著都没看过。记得当时是看到网上书城有一个影视原著的栏目,瞥见《京华烟云》的原著者是林语堂先生,突然来了兴趣开始读这本书。林先生的名字很熟悉,应该是高中的时候读过他做的文章,依稀记得他是我的老乡,以及...
评分读《京华烟云》原因有二。其一,《京华烟云》素有现代版《红楼梦》之称,而林语堂先生的初衷也是想要翻译《红楼梦》,因故未译成,决定仿照其结构写作一部长篇小说。我爱《红楼梦》,或许爱屋及乌,便对此书充满期待;其二,一九七五年,《京华烟云》曾作为候选作品角逐诺贝尔...
评分中国最好的小说都是家族式小说,而《京华烟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书中围绕着曾、姚、牛三个家族以及其中男男女女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从清末民初、军阀割据到中日战争期间,新旧制度交替、外来文化侵入时期,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时代儿女的起起伏伏。似乎只有家族兴衰的故...
评分电视剧赵薇版的烟云,从开始看,我就被吓住了,姚木兰要嫁给老大冲喜,幸亏蔓娘回来,虚惊一场;妹妹莫愁又和老三好上了,结果为了一个很拙劣的小误会,导演偏让他们解释不清,然后大家闺秀出身的莫愁,楞是在大喜之日离家出走,说是为了惩罚一下老三.(以一般人的常情和智力都该知道,这不...
评分京华烟云(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