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Woody Allen,1935-),原名艾倫・斯圖爾特・康尼格斯伯格(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當代集編、導、演於一身的猶太裔美國著名電影藝術傢、作傢和單簧管演奏傢,被稱為“卓彆林之後最傑齣的喜劇天纔”。他的電影多以曼哈頓為背景,以死亡、性和道德為主題,有濃鬱的紐約知識分子風格,機智幽默又細膩感傷。神經質的內省而自我的人物(多由伍迪・艾倫自己扮演)、想像力豐富而奇特的構思、絮叨又幽默的對白、反諷與批判的視角,幾乎是他每部電影的共同元素。創作頗豐,代錶作有《安妮・霍爾》(1977)、《曼哈頓》(1979)、《漢娜和她的姐妹們》(1986)、《子彈穿越百老匯》(1994)等。
作為當今世界獨樹一幟的喜劇電影大師,伍迪・艾倫的幽默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他15歲就開始為報紙寫專欄,有一段時間還自編自演“單口相聲”(Stand up comedian),此後數十年至今,他揮霍著自己的幽默氣質,編笑話和搞笑故事,寫散文、小說和劇本(作品曾入選1989年由伊夫林・豪主編的《猶太美國短篇小說選》),拍電影更是讓他功成名就。
伍迪・艾倫式幽默帶有明顯的紐約知識分子風格,他以荒誕不經、插科打諢的方式與這個世界開玩笑:顛覆傳統價值,戲仿經典文本,各種時髦的學院派理論與方法更是被挖苦得入木三分、尖刻不留餘地。他似乎總與知識分子作對,然而那些神經質的、自私自戀又敏感多疑的可笑形象背後,分明有著自我的身影――伍迪分身有術,他從不忘記拔光羽毛,幽自己一默。這是他的睿智所在,自以為是的法國人也因此稱他為美國電影界惟一的知識分子。
本書結集自伍迪・艾倫發錶於《紐約客》、《新共和》等刊物上的各類文章,曾由蘭登書屋以三冊單行本齣版(《扯平》,1971;《不長羽毛》,1975;《副作用》,1980),長銷不衰。喜愛伍迪・艾倫電影的讀者定會在本書中發現他詭異的文學天賦,從而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被他輕輕擰鬆瞭螺絲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可笑又可悲。
我不愿通过努力工作而永垂不朽,我想不死而不朽。 惯性导致了三分之二的婚姻。而爱情造成了余下三分之一的婚姻。 我参加了一次存在主义的考试。我一个答案都没写,结果得了100分。 我并不怕死,我只是希望死亡来的时候,我正好不在。 有比死亡更糟糕的事,如果你和一个保险经纪...
評分首先这当然是一本让人快乐的书,我当时坐在自习室,看的是《主神》,半个小时内身旁的三个女生都因为无法忍受我尽量压抑的笑声而愤然离去,我感到很对不起她们,但这的确不是我的错,是这本书令人发笑,如果她们当时允许我给她们念上一段的话我想气氛会更好些。 整本书看完,我...
評分我并没有想多说这本书的意思。 因为我将告诉你的所有真理都是无耻的谎言
評分我并没有想多说这本书的意思。 因为我将告诉你的所有真理都是无耻的谎言
評分年初是在磨磨蹭蹭的轻轨和轰隆隆的地铁里一点一点读完这本书的 觉得蛮有意思,比较好玩 不过就我的感觉 作为短篇小说来说 伍迪・艾伦写的这些东东比马克吐温的还是差了些 (起码就好笑的程度上讲) 大概是我火星了吧——起码在豆瓣上看到的诸君的评论里面暂时都没有提到一点...
笑死人不償命!
评分詹姆斯·瑟堡和伍迪·艾倫的幽默作品,我總是本能的拒絕,這種搞笑的方式實在太虛無瞭,因為他們取笑一切價值。
评分詹姆斯·瑟堡和伍迪·艾倫的幽默作品,我總是本能的拒絕,這種搞笑的方式實在太虛無瞭,因為他們取笑一切價值。
评分十分神妙的閱讀體驗。每次讀這些詭怪如相聲段兒的故事的時候,現實世界總是神奇地與之對應交織起來,不用倫理梗與黃段子就把腦洞開得這麼令人捧腹,真是需要撐起腦洞的閱讀量呀。這個世界的存在與否令人懷疑,然而唯有體育係輔修哲學的少女是最棒的! 在隨時崩塌的虛無現實裏,性是美好的一例。
评分詹姆斯·瑟堡和伍迪·艾倫的幽默作品,我總是本能的拒絕,這種搞笑的方式實在太虛無瞭,因為他們取笑一切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