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笔名启之。学者。1951年生,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初任教北京电影学院,后出国讲学,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一、文化大革命。著有《内蒙文革研究》《文革大辞典》二、影视研究。著有:《短长书》、《盘点遗产》《守望传媒》《民族的自传:姜文与<鬼子来了>》,并译有美国著名作家包柏漪的长篇小说《八月》。
原刊编者按:一位中国学者到瑞典隆德大学讲《中国文化与中国电影》,经常听他的课的是四位洋学生,这“四大金刚”都在中国呆过,对中国国情一知半解,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为什么焦裕禄说他是老贫农的儿子,他想继承人家的遗产吗?为什么孔繁森对司机说起自己老婆的时候,不说“我太太”,而说“你嫂子”?革命芭蕾舞剧让漂亮的大腿与野蛮的刀枪共舞,它在表现性与暴力的和谐吗?……在这些奇谈怪论的围攻下,中国学者孤军苦战,以口舌为刀枪,以脸皮为盾甲,使尽全身解数,时而节节败退,时而小有斩获……等待他的是凯旋还是败北?闭卷沉思,答案自得。
◎乃鼎齋無機客 眼下这本《中西风马牛》04年9月初版,共印了一万册,我到现在还买得到,看来卖得并不多。也许是被书名弄糊涂了,也许是被封面上故意为之的宣传语迷惑了。“通过对电影的解读,提供多种伦理依据和价值尺度,未出版即被多家报刊连载、转载”,每个看到这些...
评分在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因为名字奇怪但普通,没什么借阅率! 打开书发现,基本内容如下:以诙谐的态度,一反学术面孔,在异国的环境里,与一群观念相差千里的洋学生谈论中国当代电影,诠释中西方文化对撞的内容,是"求新声于异邦",还是"风马牛而不相及",吴迪先生的《中西风马...
评分读过了《剑桥倚天屠龙史》与《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虽是酣畅淋漓,却在最后一刻被告知这些都是作者新垣平杜撰出来的,心里那一个意难平啊!对着脚注再一一看过,终于见到些许端倪,忍不住一拍大腿,好你个新垣平!剑桥“八股文”被你学了个十成十! 所以读这本《中西风马牛...
评分一个国产的电影学教授,在一群极端较真儿的洋学生和几个见多识广的老者的围攻下,一步步进退失据,却还在那里左冲右突、负隅顽抗、反讽诡辩,以妄图维护中国话语、中国特色、中国思维,竭力保持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可谓用心苦矣。 在严厉的书报审查制度之下,感觉“装傻...
评分书已经买了很久了,前几年看过一遍。闲来无事,随手又拿起,不想距书出版已将近十年了。 书中所讲之事与当下较之,应的确有十年之久了。现在看起来,与当初不是一般风味了。 书中的那些“中西文化冲突”如今也更能体会的深刻一点。毕竟与数年前相比,如今的互联网正迅速地普...
有意思
评分容易读、幽默。有见解。
评分两个月来,第一本让我酣畅琳琳一天之内安安静静看下来的书,虽然不喜欢那种刘瑜式的机锋与那种卖弄学者小聪明仅仅提出问题的怡然自得,而且很多观点深以为然,譬如第五代是中国最没有思想的一代,熟于形式却拙于洞察,比如第四代知识少而忏悔多,譬如由于胶片自身的易燃和老化,电影又是更昂贵的艺术,所以造成影像作者天生便比文字作者易于成为政治和经济的宠物,因为文字作者还有个未来可以寄托,导演却只能停留于现在时态。
评分图书馆借阅的,很搞,很有意思,那几个外国学生,太搞了
评分好玩的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