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探微

国史探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联陞
出品人:
页数:293
译者:
出版时间:1998-3
价格:11.6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8250589
丛书系列:新世纪万有文库·近世文化书系
图书标签:
  • 历史
  • 杨联陞
  • 杨联升
  • 古代史
  • 国史
  • 万有文库
  • 史学
  • 中国历史
  • 国史
  • 探微
  • 历史研究
  • 中国古代史
  • 文献分析
  • 史学探析
  • 通史
  • 历史哲思
  • 史料
  • 史学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杨联陞先生《1914—1990》,字莲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嗣后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历史系,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即留哈佛任教,五十年代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晋书食货志译注》、《中国史专题讲授提纲》、《中国货币及信贷简史》、《中国制度史研究》、《汉学散策》、《汉学论评集》、《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等。在论其生平与学术的文字中,

作者简介

杨联陞(1914―1990),字莲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嗣后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历史系,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即留哈佛任教,五十年代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晋书食货志译注》、《中国史专题讲授提纲》、《中 国货币及信贷简史》、《中国制度史研究》、《汉学散策》、《汉学论评集》、《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等。在论其生平与学术的文字中,尤详备者当推其友人周一良教授的《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前者载于《中国文化》第六期;后者载于《时报周刊》三0九、三一0号,又分别收入作者在台北和上海出版的论文集《犹记风吹水上鳞》和《钱穆与中国文化》,读者可以参看。

目录信息

本书说明
自序
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
国史诸朝衰刍论
附录:朝代间的比赛
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
附录:《习贾须知》
国史上的女主
国史上的人质
明代上的人质
明代地方行政
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
侈靡论——传统中国一种不寻常的思想
从经济角度看帝制中国的公共工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记得曾见过一则学术八卦,所谓华裔美国汉学家的四把交椅:第一代为胡适,传给第二代杨联陞,再传第三代余英时,后传第四代王德威。虽是戏言,但见识了杨联陞在“学术江湖”上的地位,及与胡适先生的渊源。 杨先生的早年文章,我以前也读过数篇,如《东汉的豪族》,虽是作者二...  

评分

没有好好读这本书,有些东西真的太专业了。读的不知很仔细,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得到了一个想法,通过一个小视角进入一个大世界。  

评分

的确很深刻。不清楚其他的比较专业的写的如何,但是休息时间这章倒是获得我很多关注,啊。实在能了解许多不知的史实啊。  

评分

幼时并不喜历史,跟枯燥、呆板的教科书有直接的关系,总觉得历史是由一堆数字加文字组成,背诵那些久远的年代和事件没有任何意义。长大一些,逐渐意识到历史其实并不只是改朝换代、宫廷争斗、战争暴乱,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历史,一个人、一个家族...

评分

读杨联陞的《国史探微》,你会发现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很有趣。 在读这本书之前,你应该了解一下杨联陞这个人。在书腰上,有陶希圣、陈寅恪、费正清、胡适这些大家为其背书,足以证明杨联陞的国学底蕴何其深厚。曾留在哈佛远东语文系执教的他在海外的名声远大于国内,更有汉学...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不少论断都一新耳目

评分

很喜欢杨先生的书,只是我珍藏的版本比这个要好,喜欢经济史,可以静心的读

评分

很喜欢杨先生的书,只是我珍藏的版本比这个要好,喜欢经济史,可以静心的读

评分

杨先生是真厉害,还是可以看得出来背后的西方视角,但融合无间,并不显得十分“他者”

评分

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这篇文章最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