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伯格(John Berger),英國藝術史傢,小說傢,畫傢。1926年齣生於倫敦。1946年從軍隊退徑後進入Central School of Art Chelsea School of Art學習。1948年至1955年以教授繪畫為業,曾舉辦個人畫展1952年,他開始為倫敦New Statesman雜誌撰稿,並迅速成為英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傢。此後他更有多部藝術專著問世,如《觀看之道》、《看》、《另一種講述的方式》等,他亦寫小說,名篇G.(1972)獲英國布剋奬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剋紀念奬。
最近20年間,伯格一直生活在阿爾插斯山腳下的一個法國小村莊中,瀕臨消亡的傳統山區生活方式令他著迷,並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这本约翰·伯格(John Berger)的《观看之道》字数不多,区区的一百七十多页,却夹杂着大量用以解释说明的图片。可想而知,既然讲述的是欣赏艺术之道,旁边如果不附以范图作为参考与佐证,也说不过去。这本书我是与《抵抗的群体》差不多同步看完的。后者更主要从艺术家背景...
評分这本约翰·伯格(John Berger)的《观看之道》字数不多,区区的一百七十多页,却夹杂着大量用以解释说明的图片。可想而知,既然讲述的是欣赏艺术之道,旁边如果不附以范图作为参考与佐证,也说不过去。这本书我是与《抵抗的群体》差不多同步看完的。后者更主要从艺术家背景...
評分本来就写在短评里,结果发现好像豆瓣图书的短评无法像电影短评那样直接浏览,所以转在这里再发一下。 原书5星,译本至多3星。这不仅因为原书行文的简洁有力没有在译作中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原书所构建的新的看待艺术的眼光译本没有能清楚明白的传递出来,也就是说这本书最重...
評分英语里有一句话,“Seeing is believing。”我们生活在充斥着大量视觉信息(包括广告、网络上的各种图片之类)的社会,在看的时候或许从未思考这些视觉对象所含有的信息,而只是将它们当做一种事实片段简单掠过。而在逛博物馆和艺术馆的时候,我们也不乏看见很多走马观花的...
有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值得收藏。
评分觀看之道
评分人們總愛好感覺,在諸感覺中,尤重視覺。 而語言不能解釋看。
评分“影像是重造或復製的景觀。這是一種錶象或一整套錶象,已脫離瞭當初齣現並得以保存的時間和空間,其保存時間從瞬息間至數百年不等。”無論是消滅細節的復製品的照片,還是始終處於男性視野下的女體裸像,還是靜謐和冷凝的油畫,還是藉懷舊為口實製造夢幻刺激消費的廣告。。。約翰伯傑分析瞭多種影像,它們怎樣和文化曆史,大眾心理聯係起來,因而性格鮮明。是我們在看它們,還是它們在注視觀看者?亞裏士多德的《形而上學》開頭的古老句子至今仍不失魅力:即使並無實用,人們總愛好感覺,而在諸感覺中,尤重視覺。
评分冰兒滴,放在我這裏有一年,很喜歡,在圖書館看到瞭英文原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