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剋・帕特諾伊,耶魯大學法學士,曾從事過投資銀行,衍生産品經紀、公司和證券律師等多種職業。1997年後任聖迭戈大學法學院教授。帕特諾伊是證券市場監管和金融衍生産品方麵的專傢,曾在安然公司破産後作為專傢證人在美國參議院立法委員會作證。另著有《貪婪傳染病:謊言和風險如何腐蝕瞭金融市場》。
邵琰,CFA,倫敦大學經濟學碩士,倫敦城市大學投資管理碩士。曾就職於倫敦,香港數傢知名投資銀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具有國際金融市場買賣雙方的豐富經理。2001年迴國,現於上海從事投資管理和金融創新工作。
這是一本股票經紀和基金經理不希望你看到的書,卻是一本你不能不看的書。
《泥鴿靶》是一個“內部人”的成長記錄,是一本關於20世紀90年代弱肉強食的高等金融活動的令人嘆為觀止的教科書,它記錄瞭一個初齣茅廬的摩根士丹利經紀人學習遊戲規則的曆程。從紐約到東京,從南美到亞洲,這個復雜而殘酷的網絡創造著,交易著那些匪夷所思而又深不可測的證券品種――幾乎沒有人真正理解這些證券品種,特彆是那些毫無心機又不精於此道的買傢。數十億美元的財富就此損失殆盡,其中可能包括你的一部分,不論你是否知情。
弗蘭剋・帕特諾伊的經曆多少帶有漫畫色彩,文中不乏不可思議的人物。但是他揭露的黑幕應當引起所有投資者的恐懼和警覺――不論你持有的是股票,投資基金,甚至保險産品、金融衍生産品的世界充滿瞭狂野的“火箭科學傢”,他們遊說毫無防備的受害者購買衍生産品(其價值與其他證券相關或“衍生”於其他證券),這些經紀人經常笑稱他們的創造發明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此言非虛,現實中也確實經常有客戶被“轟上西天”或是被”“撕掉臉”的事發生,現實生活中的衍生産品文難涉及瞭奧蘭治縣,霸菱銀行,寶潔以及更多的公司。帕特諾伊在書中還首次披露瞭華爾街曆史上傭金最高的代號叫”MX”的交易。
这是我在桂林旅游时看的书,可惜还没出桂林,就已经读完,一位银行巨鳄的职员描绘出一场惊天阴谋,其中对金融衍生品的排斥溢于言表。我发现现在对金融界的抨击,尤其是持着阴谋论论调的书籍实在不少,尤其是这一阵着实火了一阵的《货币的战争》,不过看作者的口气这一本是在9...
評分此书是摩根斯坦利的老员工写摩根的金融衍生品。据说因为太真实,此作者被大摩炮轰施压。我将书的笔记做的太细致以至于花了大半年才看完。。可以靠谱的说,刨去故事这书的精华都在这里了。我推荐所有想知道投行生活的朋友们看这本书,如果没时间,看此书评吧,哈哈.... 这里提...
評分他们还是否认了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当然是委婉的,用的语言是“MS也是一个企业啊,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需要profit”,然后强调作者是因为自己的账目搞不零清被公司fire掉的(潜台词,这是对公司的恶意中伤),然后诸如日本查了下,他们没事,别家好像反倒倒霉了,被查到了违规...
評分他们还是否认了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当然是委婉的,用的语言是“MS也是一个企业啊,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需要profit”,然后强调作者是因为自己的账目搞不零清被公司fire掉的(潜台词,这是对公司的恶意中伤),然后诸如日本查了下,他们没事,别家好像反倒倒霉了,被查到了违规...
評分再荒谬的商品也可以卖出,只要顾客有需求。这就是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 书的最后部分,日本银行、企业为了事先年终利润,明明知道某些衍生品交易是有欺骗性的,有巨大风险的,也会饮鸩止渴,买下这些交易。 而日本本国证券公司的同样产品会受到日本政府的检查,不受日本政府...
揭露90年代banker們的工作狀態,derivatives, credit rating的內幕,最後給摩根斯坦利打廣告,砍完一刀還給點甜頭( ̄▽ ̄") ...書中描繪更多的是banker們風光'壓榨'投資者的一麵,但現實中更多投資銀行從業者隻是默默無聞,每天12+小時地工作,薪水是Boss們“四捨五入造成的錯誤”,一人虧損可能連纍整個部門被炒魷魚。英國junior banker工資更坑爹,所得稅一繳立馬打六摺...要是能找到英文版就更好瞭,算是business finance的拓展閱讀
评分看瞭個華爾街的電影纔想起來,多年前我也看過這書。
评分內行想忽悠外行,真是太容易的事瞭。不熟不吃啊。
评分比電視劇好看
评分如何騙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