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有“那年我们十二岁”、“上海的女性”、“海上的繁华”、“上海与北京”、“主人的天空”、“无言独白”、“盛开的城市”等散文。
王安忆,祖籍福建,1954年3月生于南京,1955年适居上海。1970年去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编辑。1985年调入上海作协分会任专业作家。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等,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尾声》、《小鲍庄》、《我爱比尔》等,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等。
相比她的小说我更喜欢这本书.虽然是很多年前看的了,回想起来内容就未必记得,最多是零星的片段,但给我的感受是强有力的,依然那么清晰! 因为是很塌实的感觉,所以我十分相信她的描述是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想象着她在她的立场真实的记录了这宝贵的历史片段.因此着实是...
评分 评分读它是在午饭后的桌前,当时引起一个室友的不屑:“切~看它还不如看寻找北京呢……”;我无语,她只是看了一眼书名,便与这书誓不两立了;她是北京人,“地道的土著”那种; 室友的确是有点“冤枉”了王安忆,这是一本很平实的书,娓娓道来,希望寻得一个真切的“上海”;期...
评分看这本书,完全是被它的封面和标题所吸引。 寻找上海——这个带有些怀旧色彩的标题,让我联想到的是旧上海的是是非非。然而,后来,我发现,作者写的是五六十年代以后的上海。这也是我父母所经历过的年代。 于是,翻开这本书,我走进的是属于父母的那个上海。 老式的房子,几代...
评分看这本书,完全是被它的封面和标题所吸引。 寻找上海——这个带有些怀旧色彩的标题,让我联想到的是旧上海的是是非非。然而,后来,我发现,作者写的是五六十年代以后的上海。这也是我父母所经历过的年代。 于是,翻开这本书,我走进的是属于父母的那个上海。 老式的房子,几代...
我觉得比王安忆的小说好。
评分这情景带着一股忧伤,而这条街,真的,真的有着一股忧伤。
评分初中预备时随手买的,读了好几遍,有意思。
评分里面有张老妈单位的照片,好像还有老妈画的海报,老妈为此很得意。
评分原来本帮菜以前是下等人吃的菜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