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瓦
(1908—1986)
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她于1908年出生于巴黎,1929年或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她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称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萨特传,ISBN:9787805797373,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著;黄忠晶译
说它是流水账也好,这本书像是小津的电影一般描画了一个人之为人而不是一个符号的样貌。 萨特的天才被他自己以一种平白的口吻叙述出来,他看到自己会写作,和看到自己会说话一样,是一个无需证明也无需辩驳的事实,不卑不亢。“我是天才”这句话近乎完全客观地一笔带过,冷静地...
评分500多页的书,只有前150页是波伏瓦关于萨特的“传记”,后面全是波波与萨萨的对话录。装祯,实在是太简陋的精装,应该叫做“硬皮简装”更合适。但毕竟——是当事人波波写的,所以——买吧。
评分波伏娃和萨特一起看萨特,这样直接的审视与回顾是最为可贵的,在波伏娃的回忆录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位开创者如何用整个生命坚持一种从未存在过的传统,这是一个伟大的传统。
评分500多页的书,只有前150页是波伏瓦关于萨特的“传记”,后面全是波波与萨萨的对话录。装祯,实在是太简陋的精装,应该叫做“硬皮简装”更合适。但毕竟——是当事人波波写的,所以——买吧。
评分读大学的时候买过两本哲学的书,一本是尼采,一本是黑格尔。尼采的翻过两页,黑格尔的一页未翻。至此以后,我认定哲学不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也没有再读过哲学的书。 看这本书是为着波伏娃去的,结果全本都在聊萨特。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萨特于我,是个过于高深的存在,如果不是这...
好像读的不是她写的…… 她们俩是一对存在主义的奇葩…… 呵呵
评分看了大约五分之四,还是决定先放下。跟不上这一对男女的思维。
评分没读过这么差的流水账
评分喜欢文学的都要读他
评分看了大约五分之四,还是决定先放下。跟不上这一对男女的思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