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M.A. Шолохов, 1905-1984),蘇聯當代小說傢。生於頓河地區維申斯卡亞鎮剋魯齊林村的一個磨坊主傢庭,先後在莫斯科、維申斯卡亞的小學和中學讀書;當過統計員、裝卸工、會計和記者。1923年開始寫作,發錶作品。經曆十四年創作的捲軼浩繁的史詩式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為他的代錶作。1965年,肖洛霍夫被授予諾貝爾文學奬。
靜靜的頓河流淌在俄羅斯廣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繪瞭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期間頓河兩岸哥薩剋人的生活畫捲。小說有兩條情節綫索,一條以麥列霍夫的傢庭為中心,反映哥薩剋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另一條則以布爾什維剋小組活動所觸發的革命與反革命的較量以及社會各階層的政治鬥爭為軸心。兩條綫索,縱橫交叉,層層展開,步步推進,將讀者帶進瞭風起雲湧的哥薩剋鄉村生活。
很早很早就知道有这本书了,似乎是从另外一本小说里看到的,主人公很喜欢一个人读《静静的顿河》,似乎很不错的样子,但每次在图书馆拿起来就又放下了,一方面是由于分为上中下三本,学校图书馆一次只能借一本文学类的,很不爽,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俄国名字实在太长太难记,当...
評分有喜欢看俄国作品的,建议先看《战争与和平》,然后看《静静的顿河》,再然后看《古拉格群岛》。 当然,如果想额外补充一些营养,可以去读波兰的《火与剑》,在那里有哥萨克人的前世。他们向往自由,为了摆脱波兰人的奴役而借师助剿,选择的对象居然是俄国人。我个...
評分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苏联时期宗教是被否定的;但宗教性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渗透,和深厚的民间信仰文化对叙事的影响,依然在苏联时期的小说文本中可见。即使是看似正统的《静静的顿河》,也无时不在其中获取合法性的资源,以宗教修辞的方式延续宗教在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作用。...
評分看了一个多月,终于看完这本将近150万字的鸿篇巨著了。肖洛霍夫深邃的人性关怀以及史诗般的描写让人特别着迷。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写顿河的自然风光与景物,非常的细致入微,从恢弘壮阔的天空、奔腾的顿河水到小小的水珠儿、金黄的麦叶子,都能被他写出花来,构成了风光旖旎、气...
評分悲壮前行的党徒 ―――《静静的顿河》中的“革命者” 前苏联著名小说《静静的顿河》问世80年来,围绕其主题和人物无论在其本国还是在世界读者中,都曾产生了很多的争议和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经受时间考验,就在于能够引导不同年代、不同层次、不同...
#光榮土地上,馬蹄耕耘著哥薩剋的頭顱。
评分4.5。頓河呈現的是可與戰爭與和平媲美的史詩氣象,承繼的是十九世紀寫實主義的傳統,在同時代文學潮流中真像一隻猛獁象,有種來自史前的樸拙有力。比之小說中如有上帝視角的托爾斯泰,肖洛霍夫的弱項在於結構上把握不好多個綫索和角色之間的交織(前期幾條綫索中斷,中間亦有不成功的旁支);麥列霍夫傢族外,扁平角色過多(以緻一些人始終對不上號)。但作者底層齣身的“闖入者”特質,使諸多刻畫簡單、流暢卻統攝人心,它熾熱、淋灕,不似托翁的細膩溫文。不論殺戮的荒誕和殘酷,哥薩剋平民的樣貌,還是人原始的血性和情欲……小說對人道主義文學傳統的堅持非常可貴,其內核並未奉行官方意識形態的教條,無論紅與白,都不是樣闆戲的描摹。格裏高利是個傷痕纍纍的大寫的人,在朗朗乾坤下最終無路可走的結局,是我讀過最震撼的悲劇之一。
评分文字的力量
评分一開始誰都拿人民說事兒,到後來誰都拿人民不當迴事兒,這就是政治,這就是一切政權從建立到掌權的全部曆史。
评分#《靜靜的頓河》#是一部史詩,也是一個古老的情感豐富、多愁善感而又殘暴無比的民族的悲歌。你可以把它解讀為俄羅斯人的悲歌、霍霍爾人(烏剋蘭)的悲歌、哥薩剋人的悲歌。在那樣一個時代,人是沒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力的。比戰亂和疫病更殘酷的,是被逆流的命運裹挾。#讀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