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言论(第3卷)

越界言论(第3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许子东
出品人:
页数:44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1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20087129
丛书系列:许子东讲稿
图书标签:
  • 许子东
  • 杂文
  • 随笔
  • 锵锵三人行
  • 中国
  • 文学
  • 思想
  • 中国文学
  • 越界言论
  • 思想随笔
  • 社会观察
  • 文化评论
  • 当代中国
  • 知识分子
  • 批判思维
  • 公共话语
  • 言论自由
  • 深度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越界言论:许子东讲稿(第3卷)》平时神马浮云只言片语闲谈聊天也不觉得,突然从网页上抄下来集中放在一起,真的使我后怕……子东何德何能,如何有这般知识能力,怎么有这样的文化资格,哪里来这等政治勇气,来谈论这么多这么广泛的重要敏感复杂的话题?涉及社会、政治、外交、经济、教育及心理、性别、医疗……而且还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好像很有看法?这第三卷,只能称之为“越界言论”。“越界”的意思,一是从学术研究越界到电视传媒,是从学者工作越界到公民议论;二是书中言论很可能挑战、冲击、违反了某些界线。什么界线?却从来没有明文规定,而且常常在变化之中。所以“越界”与否,因时因地而不同。巴蜀烈女、周正龙、打酱油、大阅兵、土地流转、艳照门、中国足球、红十字……我的兴趣也许“与时俱进”,但我的思想一如既往。前面说的言论可能“越界”,因为“界线”常变,无法也不想迎合,所以能够问心无愧的,也只有不合时宜地“固执已见”了。

本卷中有两篇《方言与政治》、《批判黄段子》,一字不差收录了每期半小时的全部电视谈话内容。《方言与政治》我还逐段加上事后的注解,诠释我和窦文涛、梁文道即兴谈话的现场气氛、潜台词及事后反省。作为一个普通案例,可以分析“锵锵三人行” 这个中国历时最久的电视谈话节目的生产过程。

本卷还收入了我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和王蒙、陈丹青、王跃文、刘索拉、吴淡如、查建英等很多文化人的对话。十年来电视屏幕里出现的那么多忧国忧民、风花雪月的意见,也许言论是我的,但话题是电视台编导定的,编导又参考了网络上的热点和网民的意见。所以,归根到底,前面抄录的这很多标题看法,其实是和电视台编导、网站与网民以及这么多朋友,尤其是和文涛、文道一起“共创”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感伤,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义愤,生活在这个时代,真不知道有多少东西是个人独特拥有,有多少是时代的压模。因此,这放在卷末的“自己的故事”,倒成为这本论及政治、社会、情欲、文艺的言论集的一个具体真实的注解。

作者简介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为了忘记的集体记忆》《呐喊与流言》《香港短片小说初探》等。自2000年担任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栏目嘉宾。

目录信息

1949和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
房价问题与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三种道德
严法宽行
严法宽行以后
“人民内部矛盾”
信与服
——对话王蒙(1)
给“形而下”磕头
——对话王蒙(2)
官场潜规则
——对话王跃文
阅兵
棋牌规则
对面堵车
拉登之死
关于红歌的传闻
方言政治
房地产符号与公众想象方式
“80后”与“90后”的英雄
人才的“奴才”
人为什么下跪?
北京奥运之后
世博排队有感
第二次抢劫
分类
历时最短的“运动”
新媒体,旧文化,政府管,人民逼
再说“学术界的三大纪律”
特殊的爱马仕包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
网摘语录
入戏太深
建国大业
谁没听到“集结号”
谢晋时代
大话《赤壁》
关于《色,戒》:从小说到电影
电影中的政治学
我看《赵氏孤儿》
后现代情色暴力版红打黑
分红,买楼,做梦
重回电影院
男人的两个梦
多数、少数与聚众淫乱
一夫多妻制的“最后霞光”
情欲与创作
——对话刘索拉
权力与春药
关于AV次文化
女性“丑角”的社会需求
剩女、爱情与细节
足球与女人
原始男女的故事
批判“黄段子”
有关“公共知识分子”的常识
“文革”是“兄”,今天是“弟”
王朔语言的背后
新白话与简体字
——对话陈丹青(1)
走不出的“五四”
——对话陈丹青(2)
海上文学百家
幸福的“围城”:《我们仨》
重读《活动变人形》
见证的危机
一 二哥的入团申请书
二 另外两个兄长
三 我的造反经历
四 革命风暴
五 抄家
六 天台山下
七 中学时代
八 广昌路上
九 米和柴
十 “同意杀尧毛仔”
十一 开头路
十二 “搞西洋”
十三 上海图书馆
十四 1976年
十五 轧钢工人
十六 “七二一”
十七 废“铁”从文
十八 第一篇论文
十九 杭州会议
二十 初到香港
二十一 “芝加哥学派”
二十二 UCLA
二十三 慢船回港
二十四 “锵锵三人行”
二十五 两个梦魇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过的书还是要草草写几笔的,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 不久前读完了许子东老师的文集,第三卷。第三卷名之为“越界言论”,意思是第三卷主要是对自己研究专业之外的内容的论述。对于这些言论的作用,许老师自己讲了一个故事,说他小的时候,上海文革,两帮造反派围绕着一条路是...  

评分

锵锵三人行里,窦文涛曾经读过书中的一段话,说的是,许老师站在路口发呆,想着给路取名字的事儿,可是这事儿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思考者的姿态,从孩童时代就这样显现了。许老师像我的叔叔,他和我爸是同个时代的。 许老师有才华,有脾气,至少在节目里有一点儿。...  

评分

评分

读过的书还是要草草写几笔的,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 不久前读完了许子东老师的文集,第三卷。第三卷名之为“越界言论”,意思是第三卷主要是对自己研究专业之外的内容的论述。对于这些言论的作用,许老师自己讲了一个故事,说他小的时候,上海文革,两帮造反派围绕着一条路是...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好看的。只是比较起来,更喜欢《重读“文革”》。许老师在节目里爱说自己是“书生之见”,确是书生得很,尤其是末章讲自己的故事,跟他的讲座一样,琐琐碎碎的。却还是有意思。他说“谈‘五四’,我理性上反思,情感上相通”,说得真好。

评分

看了一段时间烂书攒人品,终于迎来一本好书。“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评分

因为有很多内容是根据《锵锵三人行》上的谈话整理出来的,所以很好看,也颇有文人风骨。就是感觉许子东无论是写文章还是说话都带有一些上海男人的那种小家子气,不够过瘾。

评分

废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了许老师自己的故事很有意思

评分

太搞笑的都不是做学问的人, 我记得董时进的小辈形容他, 以前家里过节, 只要董时进一走, 就马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位大牛学者身上也有着解HIGH的气质阿。相较之下许老师活泼多了,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学者, 说的笑话一样也很难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