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风骨》一书所收文章,写于1996—2010年间。第一组文章主要讨论知识人的精神家园;第二组文章多是基于历史题材的心得。贯穿全书的核心是,作者紧紧围绕知识界的思想现状,梳理古今文化传统的递变,从振兴民族精神的角度,提出建设新文化的紧迫性。明确表达了当下重建民族精神家园,要继承五四精神,要发扬“士”的传统美德,为制度转型起催生作用。
家国情怀、忧国忧民,和对“道”的承载,依然存在于一部分人中间,现在转化为对严重的时弊和改革倒退的忧虑、对普世价值的追求,还有拒绝遗忘,追寻和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资中筠
资中筠,资深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曾任杂志主编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1996年从社科院美国所退休,仍继续著述,并应邀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除有关国际政治和美国研究的专业著述外,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主要著作:《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20世纪的美国》)、《财富的归宿》、《资中筠集》等。
随笔集:《斗室中的天下》、《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学海岸边》(与陈乐民合集)等。
译著:《公务员》《浪荡王孙》《农民》《啊,拓荒者》《哲学的慰藉》等。
这本书前半部分的文章有很多部分都让我击节赞赏,如标题所言,既有客观理性的深刻而全面的分析,又充满真挚正直的情感。 前者是资先生作为学者的涵养和多年积累下来的功底,不似一般愤青的只是愤怒的呐喊咆哮却无扎实的理论和学术上的分析,资先生的观点深刻理性而一针...
评分我只看了一篇刊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国60年文场士风怪现状”。 文章中分析透彻,犀利。洞悉了开国60年文化人的心路。 但仅靠文人的努力,没有全社会共同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评分再读<士人风骨>,愈发钦佩资中筠先生。 读资先生的文章,时时能感受到先生所推崇的士的精神,即家国情怀,和重名节讲骨气。而这正是我等所谓新时代中人所缺乏的。 读资先生的文字,让人钦服的,是先生的真善美和不卑不亢。 对于自己中青年时代的所作所为,资先...
评分我只看了一篇刊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国60年文场士风怪现状”。 文章中分析透彻,犀利。洞悉了开国60年文化人的心路。 但仅靠文人的努力,没有全社会共同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评分我只看了一篇刊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国60年文场士风怪现状”。 文章中分析透彻,犀利。洞悉了开国60年文化人的心路。 但仅靠文人的努力,没有全社会共同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很有特色。可说是前所未有的描述,可是,那仅仅是另一种表达方式,当然这本书很了不起。但由于整套书水平都很高。所以这本显得平庸了。
评分说实话读完这本有点郁闷,因为士人风骨,仅仅是听上去很美,古往今来那一路是怎样的代价,这辈子恐怕也只能仰望了
评分作者还真是“老言也无忌”,但读后感到本书的批判意义是有的,而解释价值和启发意义并不大。
评分知识分子要有自己的良知,资先生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这个随笔文笔清新,思想深刻。
评分业界良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