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生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它断断续续刊载了一系列文章,总题目颇谦逊,叫做“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后来,这些文章结集成两本书,面向大众,一本叫做《细胞生命的礼赞》,一本叫做《水母与蜗牛》。两书面世后,有数百万读者观念为之一变,人生因之增色。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汉英对照)》是作者结集的第一本书,包含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整个地球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易手数家出版社,印行二十多版次。许多篇目进入美国大学的英文读本、社会学课本和其他多种文集。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也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有评论家甚至把他比做当代知识武装下的蒙田。
刘易斯·托马斯,医学博士。毕业于哈佛医学院。一生担任过儿科学、内科学、病理学和生物学等多个教授职位,曾任纽约大学医学院院长和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最后的职位是斯隆一凯特林癌症纪念医院院长和荣誉院长。
刘易斯.托马斯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是个大人物,朋友强其做文,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细胞生命的礼赞》、《水母与蜗牛》等书。一个好的科学家不一定可以成为好的科普作家,但一个大的科学家往往可以写出“深入浅出”、“妙笔生花”的科普作品,究其原因在于致广大而尽精微,博而精...
评分——摘自 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 细菌 看着电视,我们会认为,我们是在四伏的危机中作困兽斗,被追逐我们的细菌团切包围,之所以免于感染和死亡,那只是因为化学技术在护卫着我们,每时每刻在杀退众菌。我们得到的指导是把消毒剂到处喷洒,卧室要喷,厨房要喷,洗澡间...
评分还没怎么写过书评,这是第一次 或许我们大家都有一种叙述的欲望,一种被叙述的欲望,看着这些自己熟悉的学术用词,托马斯博士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疑问,我们始终无法明白这一切,从悠扬的老歌和激烈的摇滚,从共振到光的性质,我们到底明白了什么? 有一篇是讲内共生体,也就是叶...
评分当人类真正明白生命是什么,从哪里来,怎么出现的时候,或许人类就可以接受真正的外星生命,亦或可以创造全新的生命形式.。但在此之前,我们的臆想和实验都是不牢靠的。 =========================================
评分真的是用了那么几天的时间看完这部书 书里一边描述细胞我一边想我自己 我们也是那么多那么多细胞构成的 它们这些生命们在不停的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 它们在我的身体里来来往往穿行 他们自己活着死亡然后为我的活着提供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它们的运动和产生些物质 供给我思考 甚至...
作者天性流露想象丰富,译者又能锦上添花。世界趋于融合,我们满怀希望。
评分看得难受 生物学家的随笔
评分虽说内容主要是生物的随笔集,但很容易发现作者有几个非常关注、认同的观点。深入浅出,作为科普很适合少年人看
评分虽说内容主要是生物的随笔集,但很容易发现作者有几个非常关注、认同的观点。深入浅出,作为科普很适合少年人看
评分作者果然是个诗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