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奥兹(Amos Oz,1939-),目前最有国际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奥兹发表了《何去何从》(1966)、《我的米海尔》(1968)、《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莫称之为夜晚》(1994)、《一样的海》(1998)、《爱与黑暗的故事》(2002)等十二部长篇小说,多部政论、随笔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每部作品都有所创新。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曾获多种文学奖,包括法国“费米娜奖”,德国“歌德文化奖”,“以色列国家文学奖”、西语世界最有影响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并多次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等。
《黑匣子》是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显然受到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波斯人信札》的启迪。小说开篇,以色列妇女伊兰娜因为儿子布阿兹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向自己的前夫吉代恩求救。读者从字里行间得知,他的前夫古代恩是一名以色列退役军官,现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国际知名学者,与伊兰娜和布阿兹中断联系达七年之久。古代恩、伊兰娜、伊兰娜的第二任丈夫索莫以及其他几位当事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不仅破解了吉代恩、伊兰娜婚姻失败的“黑匣子”,也揭开了以色列社会政治中的诸多谜团。
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本这么真诚、这么复杂、这么令人感动、这么伟大,又这么普通的书。 很难用一句话来描述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太丰富,就像人的内心世界太丰富了一样。整本书没有任何第三方的叙述和评论,只有主观论述。如果你从外部观察一个事物/事件/人,你可以很容易给它定义,...
评分 评分书信拼图 ——读阿摩斯•奥兹小说《黑匣子》 读完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再读阿摩斯•奥兹的《黑匣子》,同样涉及宗教、爱情、婚姻和家庭,前者如实证分析法学派,呈上逻辑严谨价值统一...
评分书信拼图 ——读阿摩斯•奥兹小说《黑匣子》 读完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再读阿摩斯•奥兹的《黑匣子》,同样涉及宗教、爱情、婚姻和家庭,前者如实证分析法学派,呈上逻辑严谨价值统一...
看的断断续续,笔风很文艺所以多了许多无关紧要的话,每一封信都得先翻到信尾看看是谁写的,多了好多麻烦,是我的阅读方式不对吗?这种风格读不来…
评分小说用书信、电报、小卡片等不同的载体叙述一个失败婚姻后遗症的故事。从单个的家庭矛盾映射到不同阶层不同政治倾向的人们的对立,叙述细腻严谨,部分情感倾泻略显拖沓。
评分直到倒数第二封,真正的滋味瞬间弥漫出来,才懂你。一个女人的苦难与温厚令我窒息。。
评分首先必须得说说巨大的翻译错误:《第七封印》翻译成了《第七只海报》,有碍阅读。 第一次看以色列小说,总体上觉得废话偏多,并且文字功能性太强,没有《查无此人》的那种干净利落。整个巨大的政治背景最后竟只讲了一个纯爱故事,令人咋舌。要是如此,为什么不让事情更简单点?《纸月亮》那种纯粹不是更好吗?作者的局限性挺明显。 总体说来,可以一读。
评分难得的书信体 思路清晰 人物塑造也不错 描述地很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