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1952-1997)當代著名學者、作傢。1952年齣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大學教師、自由撰稿人。1995年,以《黃金時代》成名。代錶作“時代三部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唯一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奬項“颱灣聯閤報係文學奬中篇小說大奬”的中國大陸作傢。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奬,並且榮膺1997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入圍作品,成為在國際電影節為中國取得最佳編劇奬的第一人。
王小波的雜文是值得也經得住反復細讀的。真正能思想的人並不多,能從思想中得到快樂者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的一個。這些文章遊走於個人與人類、外嚮與內省、幽默與嚴肅、情感與理智、常識與哲學、邏輯與悖謬……的多重張力之間,形成瞭他風格獨具的“小波體”。
在當代中國作傢中,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獲得過數不清的贊譽和追捧,從沒有人像他那樣被無數青年自願充當“門下走狗”。他甚至成為很多人的文學導師和精神領袖,他的反對‘愚昧’和‘無趣’的主張已經成為無數青年的生活信條。
自從我輩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都是顛倒著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麵,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
2006年的4月11日,是王小波去世9周年。 3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写过《一只令人怀念的猪》。当时,我在一家都市报编辑文化类周刊,辛苦撰写的评论往往被总编删得惨不忍睹。从那精准娴熟程度而言,亲爱的总编更适合去做一个屠夫或兽医,专门从事剔骨与阉割手术。我那文章里,就那么...
評分我似乎从来都是个后知后觉的人。比如,同伴指着某男说“帅啊~~~”,往往要等三五天之后我才反应过来,拉着她的手深有同感的表示“真帅!”。又比如,好友们纷纷出了个国,最近的也去了香港,我却始终无动于衷,直到大半年前看到凤凰卫视拍的朝鲜的纪录片,才意识到:如果这...
評分2006年的4月11日,是王小波去世9周年。 3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写过《一只令人怀念的猪》。当时,我在一家都市报编辑文化类周刊,辛苦撰写的评论往往被总编删得惨不忍睹。从那精准娴熟程度而言,亲爱的总编更适合去做一个屠夫或兽医,专门从事剔骨与阉割手术。我那文章里,就那么...
評分十年,是一个小小的轮回,足够我们忘记许多人或者事,真挚的爱情都难以保持如此之恒久,但王小波凭着四卷文集,战败了时间。 1997——2007,在王小波离去的十年间,生活有何改变?无非是天增岁月人增寿,大家都老了十年。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上网费从一小时8元,降到了一个月80...
評分今年是王小波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代说变就变,算不上脱胎换骨,起码也旧貌改新颜。要说这十年间变化最多的,无非是由沉默的大多数转变成了沉默的极少数。互联网横空出世,旧世界分崩离析,一夜间话语权喜从天降,牛鬼蛇神统统上阵,一切皆有可能,板砖沙...
罵中庸、罵仁愛、罵儒傢、罵理學、罵文革、罵官僚、罵知識分子......敢罵的纔是憤青,能齣口成“髒”/章的纔算文青。所以文青和憤青的綜閤體一定是像王小波這樣的“造型”。他罵的大部分觀點我都隻能與之劃清界綫地“嗬嗬”,但有一點我百分之百舉雙手雙腳贊同:做事隻有對錯好壞之分,但絕不能用道德倫理的尺度去做判斷。此觀點應終生謹記於心中。
评分一堆“羅素、屎、糞、知識分子、寫小說、孔孟、插隊……”重復的詞,一些重復的例子,看的時候倒是不怎麼費力,但看完就完瞭,沒再看第二遍的想法,更不會有這種衝動。
评分一堆“羅素、屎、糞、知識分子、寫小說、孔孟、插隊……”重復的詞,一些重復的例子,看的時候倒是不怎麼費力,但看完就完瞭,沒再看第二遍的想法,更不會有這種衝動。
评分201506,成年(21歲)後第一次復讀王小波的雜文,深感雜文的可讀性比小說高多瞭。雜文有內涵有自省,現在懂事些瞭,更能看懂瞭。王小波的小說入行門檻太高,我還不敢再讀,年紀大瞭沒小時候那股子猛勁兒瞭。
评分王小波的雜文真心好,相比之下小說就遜色瞭一些。嚴謹、戲謔與婉轉,欣賞王小波是因為態度的相近,他寫文不像當下紅的發紫的韓寒,犀利、直白、激烈,這是文風上的差異,而內涵上就差的更遠瞭,經曆、認知還有態度,如果王小波活在當下,是擔的起公知的,而韓寒就算瞭吧,中國當下的公知就是一片荒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